跳转至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历史价值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成立于一九八四年,当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教育空白,人人渴望学习。大量知青被推荐、考试上学。鉴于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人才的短缺,社会上掀起轰轰烈烈的办学热潮。文革之前的中医教育本已十分薄弱,那时仅有的十四所中医院校,全部校产加起来抵不上一个南京工学院的规模。中医药人才断档,“后继乏人,后继乏术。”加速举办中医教育的呼声,已成为老一代中医学者的共识。

《光明日报》作为主管科技、文教、卫生的党报,曾首先刊发毛泽东同志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并发表了社论,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过巨大推动作用,由此《光明日报》在中医药界影响极大,这篇社论在老一代中医心目中流下了深刻印象。此时《光明日报》特派记者,在四川省中医学院,西苑中医研究院,福建省晋江等地区和单位组织了中医药界的专家学者数次调研会,辑写多篇内参上报中央和国务院,前总理赵紫阳同志曾在一份内参报告上批示,“要给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自治权。”促成了中医药管理局的成立,“计划单列”。并创办了振兴中医专栏,每周一期。专栏记者被邀请参加卫生部每周一次的部办公会议,为卫生部改制及医疗卫生事业做了大量调研及宣传工作。

一篇打印100份的“振兴中医十条意见”通过卫生出版社古籍编辑办公室信函传递到多名名老中医手中,得到了积极响应。与1983年年末在北京永安路宾馆(即北京市政府招待所)召开了一次振兴中医讨论会。会议由光明日报社副总编刘爱之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中医局教育处处长×××,名老中医董建华、方药中、赵绍琴、王伯岳、王鸿世、王绵之、张协和、龚志贤、张学文、巫君益、白永波、......。经过热烈讨论和分析,鉴于中医药事业后继乏人,后继乏术,决定由光明日报社主办一所面向全国没有围墙的“光明中医函授大学”。这是中国中医继民国时期恽铁桥等办中医函授学校之后第二次以函授形式办学。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办学宗旨为面向全国,在各省市自治区或地区设置分校,动员和团结各地中医院校、中医院及当地名老中医参加授课、辅导、实习工作,按照卫生部衡阳会议精神自编32门中医课程教材,继承传统中医,注重中医药临床疗效,宽进严出,尽快培养中医药人才。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低收费,确保教材、授课、辅导、实习质量。并相继筹办光明中药函授学院、光明针灸函授学院、光明中医骨伤函授学院。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由光明日报社正式聘请:名义校长李德生、崔月犁,总顾问江一真、童陆生,校长吕炳奎、王恩厚,副校长王伯岳、王绵之、方药中、巫君玉、张协和、周风梧、白永波、王德嘉,顾问刘爱之、殷参、卢云、黄火青、卓琳、于若木、齐心、张震寰、段云及齐谋甲、董建华等近百位名老中医及各级政府部门与中医相关的领导同志。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后,局长胡锡明同意任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校长。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经由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准、注册法人代表王德嘉。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由主办单位光明日报社在光明日报上刊登招生简章,进行招生工作。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于1984年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开学典礼。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写信祝贺,中央政府、北京市及各民主党派与会领导讲话对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成立表示肯定、祝贺、支持。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有过一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振兴中医的全民族动员和努力。中医药管理局的成立,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及针灸、骨伤、中药函授学院的建立,祝总骧的经络的测试,脉象仪的研制,气功及人体特异功能的测试及研究,气功信息治疗仪的问世,等等。从当时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医研究已经集中围绕着运气学说的核心关键上有所展开,中医天地人系统的轮廓和中医宇宙人生观的实质都已经逐渐地清晰起来,天文地理知识已经回归成中医理论的要素内容,气象医学、地理医学的概念已经提出并被认可应用,从当时的研究能力和当时的研究水平来看,坚持下去,再进一步引入能量和系统的概念,结合传统的功夫实践,很可能就能够取得中医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但终因老一辈的科学家和名老中医年事已高加之复杂的社会原因使中医丧失了一次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机会。以至中医至今仍徘徊不前,未能崛起振兴。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中医振兴的形势绝非偶然,反映了当时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医的振兴的基础作用和激励作用,科学的春天提供了多领域多学科现代科学知识整合的可能;著名政治人物,成果卓著的科学家和资深的传统中医大师的结合,不仅体现了民族精英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政治家的魄力和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本能的捕捉能力和基于丰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敏感。20世纪80年代振兴中医的全民族努力是值得记入历史的,因为这种全民族的努力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过的,其深远意义不能以成败相论,不管这次努力的结果如何,都会成为中华民族的荣耀!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有哪个政府能够作出对生命的如此深入广泛的探讨,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和全世界的真实具体的奉献吗?(参考《释译中医》 罗广英著 P-214)

王德嘉

2018年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