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雨(缺页)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校报
《杏林春雨》编辑部编辑出版
一九八九年二月一日
3版
学员临床案例
风血同治某些顽固性疾病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说:“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普济方》说:“人之一身,不离呼气血,凡病经多日,治疗不愈,须当以调血”。先哲经验给予很大启发,结合临证确有指导意义。余通过临证,潜心血、风同病之证多年,对头风、痹症、皮肤瘙痒等病,以风、血同治,确有显效。兹不揣浅陋,敢陈管见。
一、风血同治顽固性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之症状。许多慢性头痛很难查出原因。临床观察,头痛与风邪的关系最密,故《内经》称“脑风”、“首风”。又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寒、风湿、风热均能罹患头痛,因头部为三阳经循行之处,太阳为六经之藩篱,风邪入侵,太阳首当其冲。头痛日久,会影响经脉的正常循行,久则血淤不畅,清阳受阻,其痛时作。《类证治裁·头痛》说:“头为天象,诸阳会焉,若六淫外侵,精华内痹,郁于空窍,清阳不运,其痛乃作”。这里“痹”、“郁”均有脉络阻塞,血行不畅之意。故余在临证遇到顽固性头痛,检CT、脑电图,血压均找不出原因者,每用祛风活血之药风血同治,用蠲痛汤出入:当归、川芎为血药,用12克-30克,羌活、独活、白芷、菊花、蔓荆子、细辛均为风药,用量较少,并略加一、二味虫药以搜风通络,多收良效。亦可参入丹参、桃仁、红花均佳。
案例:刘××,女,52岁,1982年6月2日初诊。患头痛巳2年余。每遇炎热即出现头痛,甚则眩晕恶心。安乃近、APC、中药久服无效。近头痛又作,眩昏少寐,舌质暗,苔白厚,脉弦数。BP120/70mmHg。检脑电图(一)。辨证:风热内蕴,久痛淤络,阻遏清阳,不通则痛。法:祛风活血,风血同治。当归15克、川芎18克、白芷9克、羌活6克、防风9克、菊花9克、黄芩9克、蔓荆子9克、麦冬9克、独活9克、细辛3克、地龙9克、僵虫9克、红花6克。3剂痛大减,又进9剂头痛尽去。
二、风血同治顽固瘙痒证
皮肤瘙痒,其慢性者日久难除,尤其有些老人皮肤瘙痒,日轻夜重,多反复发作。皮肤瘙痒病的形成不外风热、风湿。而老人皮肤瘙痒则以血虚生风、血燥不濡者较多。血燥与风邪互搏,内淤血脉中,单纯用祛风止痒疗效较逊。余每在养血活血的基础上,配祛风药,风血同治。
案例:郭××,男,50岁,1979年12月28日初诊。周身瘙痒18个月。藤苯海拉明、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不效。反致眩昏眼花,身困无力,瘙痒更甚,日轻夜重,甚则通宵难眠,下肢皮肤因瘙出血而鱼鳞样硬化,血痕紫喑。脉细数,舌质红苔白厚。辨证:风血搏结,燥伤营血,内淤血脉。法:活血养血,搜风止痒。苍术9克、苦参15克、知母9克、荆芥9克、防风6克、牛蒡9克、蝉衣15克、生地30克、首乌30、丹皮9克、白鲜皮18克、赤芍9克、全蝎3克、黑芝麻10克。服9剂痒略有减轻,继用上方 30 剂瘙痒尽退。(未完待续) (青岛分校学员 盛生宽)
血痹治验一则
龙某某,男,51 岁,工人。住长沙市人民印刷厂。
诉从今年孟春始,右骼际及少腹部连线之中点呈阵发性麻木,历时半载,每作则不能工作,迭经西医治疗罔效。遂来我处就诊。
刻下:患者面现愁容,右手紧按骼际局部。察其麻木处约为10×5平方厘米大小,不红不肿,询及发作与气候变化无关,亦无冷热病疾之感,舌淡苔微白腻,脉弦滑,患者素患肺气肿多年,此次发作乃因露卧凉床而使局部麻木感加剧。脉证合参,证属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治宜益气养血和营,佐以通络祛痰之法。方拟:生黄芪30克 白芍10克木瓜12克 苡仁15克 橘核10克 地龙10克 牛滕12克。嘱服七剂。
复诊:服上方后,症减大半,喜形于色,脉转弦缓,舌苔薄白,仍拟原方去木瓜加丹参 20 克、当归10克、丝瓜络12克以助和营养血之力,继进七剂而瘥。
按:仲景谓:“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遂得之’。”又云: “血痹病外证身体不红,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本病系因气血不足,复感外邪而致血痹之证,故以黄芪桂枝五物获效。方中黄芪固表兼益气,桂枝,牛滕,白芍、木瓜养血和营,且牛膝具有下行之性,使药直达病所:橘核、橘络、地龙、苡仁活络祛痰渗湿。诸药配伍共奏其功。本例师仲景之法,未光全拘泥其方,而获卓效。 〔湖南分校35级学育朱中骥)
桔梗汤的应用
桔梗汤是伤寒论仲景为少阴症咽痛——少阴经阴火上扰而设,而现代医学中的慢性咽炎,祖国医学属于虚证喉痹范畴,分为阳虚喉痹、阴虚喉痹,根据脏腑辨证阴虚喉痹以肺肾阴虚为主,也为虚火上炎。因此,我就在桔梗汤的基础上加入麦冬、诃子、乌梅、枸杞子。另考虑到慢性咽炎一时难以收效,长期煎服麻烦不易坚持,而改为代茶饮。临床应用18例中医辨证为肺肾阴虚的慢性咽炎患者,一般用2剂,多者用四剂,基本上都达到了咽部充血、疼痛,干痒消失的效果。
方剂及用法:桔梗、甘草、麦冬、河子、乌梅、枸杞子各30g为一剂。将上各药混合(或将全部加工成粗末)分成10份,每次取一份放在茶杯内用开水查接冲泡十几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加入开水,每日饮用数次,直至无药味后倒掉,再泡另份。
案例::蒋××,女,35岁,教员。患者午后乏力,失眠,手足心热,夜间咽干尤甚,“咯口”年余。后因其女学习成绩不佳而加重,咽痛甚及声嘶,用青链霉素二周不佳而来诊。查舌红无苔,咽粘膜暗红,悬雍垂肿大,咽干粘液附着,脉细颧赤。证为肺肾阴虚,用桔梗汤加味代茶饮,一剂症状明显减轻,二剂症状消失,咽部肿胀消退。再饮一剂巩固疗效。
张×,9岁,学生。经常咽痛、干咳,每逢感冒或因学习受责时即发作。来诊时患儿 手足心 热,咽红、扁桃体红肿,但无脓头,诊为肺肾阴虚,即用代茶饮二剂,不但咽痛消失,扁桃体缩小,而且近年很少患感冒。
姚×,56岁,男,干部,咽部干痒痛二年余,伴耳鸣,记忆力差,清洁咽喉而干“咯口”无痰,一次长篇讲话后即声嘶,查咽部红干,少量粘痰附着发亮,脉细数,证为肺肾阴虚。连用本方三剂,症状消失,咽部明显湿润。后减少甘草用量,连用一月。已年余未再发。
体会:桔梗汤本来即是少阴虚火而设,其桔梗宜肺喉痹咽痛,甘草生能甘温泻火,桔梗甘草诃子本草备要注释中介绍(本校教材)可治失语。麦冬、枸杞子滋阴生津液,乌梅,河子敛肺止咳、生津。咽喉乃为肺呼吸之门户,肺肾之经脉均绕喉,肺肾又为母子相生关系,因此治疗同时兼顾可能为本方收效之关键。
(内篆85级学员 姜福纯)
培土生金法治疗失音二例
肺主气,司呼吸,五行中时属金,撞则鸣。肺气充足,则语音宏亮,声高气粗,反之则语音低微,声细气短。引起失音的原因很多,有外感和内伤等,内伤失音的证治与肺脏的关系十分密切。水谷精微之气是宗气的主要组成部分,故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导致宗气失养,脾肺两虚。脾属土、生万物,为金之母,土不 生金而影响肺的宣发之气,金乏难撞故而鸣。此二例失音症皆为病久影响脾胃生化之源,上不荣肺而致。
例一:董××, 女,9岁,学生。初患咽痛发烧,声哑,后失音。经某医院西医用青、链枚素及喉症丸等治疗,咽痛发烧愈而失音愈重,以致造成休学。1982年 2 月19日其家长求余诊治,试服中药。
其证:面色蒌白,语音低微难辨,食欲不佳,乏力气短,懒言贪睡,舌质淡,苔白、脉软弱无力,右寸、关部尤甚。诊为脾虚肺损,脾不升清运化,肺无宣发之力,致喉痹阻而失音。拟健脾补肺、利咽宣痹。方选四君子汤加味。
处方:党参15g 茯苓12g炒白术10g 桔梗10g 山豆根6g 马勃6g 射干5g 甘草10g 嘱服三剂。水煎二次分早午晚三次温服。
方义:四君子汤补脾益气,补气之首方,豆根马勃清利咽喉,射干疗咽痹,桔梗引诸药上行而补利肺气,诸药相合,以奏健脾补肺、利咽喉失音痊之效。
三剂尽,无副作用,语音巳清,诸证悉减。因患者不愿再服汤药,改服人参健脾丸而安,至今身体健康。
例二:韩某之妻,
26岁,农民,素体脾胃虚弱,1983年 9月24日晨起突患失音,经某医院中、西医治疗无效, 11月9日延余 诊治。视其面色萎白,语音甚微,食欲不佳,脘腹胀闷,大便常见不消化之物,体倦乏力,气短心悸,舌淡苔白,脉虐弱无力。诊为脾胃虚弱,肺气不足,脾肺气虚,脾不荣肺而失音。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以补为消补脾益肺。
处方:党参 15g茯苓15g 炒白术10g 陈皮10g 山药10g 莲子肉 10g菖蒲10g 桔梗10g射干5g 马勃6g 山豆根6g 甘草10g 嘱那四服。
方义: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是异功散,治脾虚气弱,山药、莲肉都具补脾之功,桔梗引诸药上行,菖蒲开心窍而利气,射干、马勃、豆根清利肺气而通喉痹,诸药相伍,以奏健脾补肺,清利咽喉之效。
四剂尽,语音已宏亮,精神倍增,食欲浙增,嘱前方减马勃、射干、豆根,服三剂,以固疗效。(八五级学员韩林杏)
圆提针点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体会
圆针和提针都是古代的针炙工具。圆提针是集二者为一体的一种自制针具。近年来,我采用这种针具点穴治疗急性腰扭伤61例,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61例中男性 48 例、女性 13例,年龄放小的13岁,最大的79岁,以中青年居多,发病1—4天的53例,4天以上的8例。
取穴原则:根据经脉走行,确定病属何经,然后在病经上选穴,一般以四肢远端取穴为主,也可取阿是穴。
治疗方法:医者持圆提针在所选的穴位上用迎随补泻法揩摩点压,随经揩摩为补。迎经点压为泻。“虚者补之,实则泻之”,应有得气感,每穴2分钟,每次2-3穴,每日一次。
治疗结果:61例全部治愈,其中针一次痊愈者38例,二次者19例,三次者3例,四次者1例。
典型病例:李泉生,男,19岁。主诉因打篮球不慎扭伤了腰,疼痛难忍,睡觉不能翻身,痛连胭窝。查:腰肌疼痛明显,腰背强直,不能伸屈。诊断:急性腰丑伤,属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同时受损,取督脉穴风府、命门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委中,天柱,并配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后溪,用圆疑针迎经点压3分钟后,病人顿觉痛减,可以轻微活动。二日来诊,痛已大减,但跑步时还略有余痛,按上述方法再治一次,病人当日便参加了球赛。
体会:圆提针点穴疗法同其它针炙方法虽各不相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运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刺激腧穴,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人体疼痛的产生与经络气血淤滞,运行不畅有关,“不通则痛”。由于圆银针揩摩点压刺激腧穴,从而有效地调节肌体功能,激发体内抗病能力,使整个肌体阴阳平衡,气血通畅,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通则不痛”。但圆银针点压疗法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选穴而进行治疗的,这就要求医者必须熟悉经络,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古人云:“不懂经络,动手便错。”就是这个道理。 (山西分校85级学员韩万明)
干姜甘草汤治验
乔××,女,45岁,务农。1988年5月 16 日初诊。
患者自述20多年来,不分昼夜,口渴呈间歇性发作,一天发作四五次。渴时感觉特别强烈,要急饮一些水就能不渴。饮食睡眠及小便无特别异常。
20年来请不少中西医治疗,都认为是消渴,糖尿病之属,多投以消渴丸、车前子之类,皆不效。
察其面色形态等表现并无特别,然舌苔白而少,舌质暗淡而微胖。脉诊寸浮而无力。乃思其渴为间歇性骤然发作,并非常渴。脉证合参则自然认为是阳虚无疑。又宗《金匮》用甘草干姜汤治肺痿证之精神,于是给她开了下方。
甘草(焙)30克,干姜 10 克。2剂水煎服,日一剂二次服。
其方意为,甘草焙用是取其温而不滞。干姜合甘草其力在中上焦,辛甘化阴重在肺胃。
复诊:患者服药 2剂,过了两天已没有口渴发作,便自行又按 方 服了三剂。服后至今已五个多月未复发。20年痼疾服药用费不足一元钱即告大效。
前医都认为此证属热属实,而不细查阴阳寒热所在,故犯虚虚实实之戒而不效。可见经所言: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重要。 (河北分校学员 吕广金)
就地取材有疗效
陈× ×,患尊麻疹 (俗称风疙瘩),全身瘙痒就难忍,多次用西药治疗无效,前来就诊。我运用所学到的中医知识,就地取材,治疗此病。方用:地肤子、凤眼草(椿树籽)各60克,水煎浴体两次,痛痒全无,荨麻皆除。一年之后并无复发,尔后多次施于此类患者,屡见显疗效。 (甘肃分校学员曾潮礼)
4版
一位农村学员的肺腑之言
本报讯 陕西省户县牛东乡86级学员崔佑陵,最近给陕西分校领导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倾吐了他的肺腑之言,表达了他对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崇敬和对全体领导、老师的感激之情。他在信中说: “11月6日,我收到了总校寄来的《杏林春雨》报第八期,上面刊登了我的验案五则。我高兴极了,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此时,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消息告诉给为振兴中医事业而忘我工作的、培育我成长的师长。敬爱的校长、敬爱的老师,我衷心地感谢你们!
我十四岁时先父病故于风湿性心脏病,我十八岁时又因头痛久治不愈,使我产生了学习中医的想法。高中毕业后,我跟随本村老中医贾茂林先生学习中医,首先背熟了《脉学》、《汤头》、 《药性赋》等中医入门书籍。十几年来,我把学习中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在什么地方,我都坚持自学。我在农村走乡串户行医五、六年,深知病人的疾苦。在临床实践中,我深感自己理论水平低下,临床经验不足,常为治不好病人而苦恼。我常常想,如果能进一步深造,该有多好啊!自从参加了光明中医函大学习,使我眼界大开,知识倍增。我的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现在我不但能治常见病、多发病,还治愈了一些乡卫生院或县中医院未治愈的患者。我对学习抓得比较紧,对于面授我从未缺席过,同时认真做好笔记。对于教材的学习要求,我都努力做到。该背的条文,我都能脱口而出。所有这些都和老师的培养分不开。我决心学完全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我的老师。我为能参加光明函大的学习而高兴和自豪。我的目的,并非为了什么文凭,而是为了学到真本事,炼就真功夫,为民疗疾,救死扶伤。我当然也要参加自学高考,我要让人们知道,我们光明函大的质量是高的,光明函大能够出人才!
函大的学习,不同于正规大学,是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好成绩,是要下一番苦功的。我这个从弯路上拐回来的人,最懂得这个道理,亦只有历尽艰辛的人,最珍惜今日的甜。我没有别的什么报答我的老师,我只能以我最大的努力带动我周围的学员,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们为振兴中医而拼搏的一片赤诚之心。” (通讯员 陈德志整理)
简讯
华东针灸学术会议于1988年12月9 日 至1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福建分校陈平良同学作为福建省正式代表出席了会议。他所撰写的《耳针和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80例临床疗效观察》一文被大会选中,并参加分组宣读交流。(福建分校福安互学小组)
一个普通人的子女得救了
本报讯不久前黑龙江省铁力县一患者的父亲王展民给总校写了一封感谢信,表扬了我校学员、黑龙江驻军209医院医务处张晓光同志。
王展民在信中说:“我是黑龙江省铁力县神术镇社员。我女儿突然患精神病,经常在家里打闹、外逃,使她丈夫不能参加工作,搞得一家人不得安宁,久而久之,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我常常带她到百里之外甚至更远的地方去求医,都无法医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带她到驻军医院求医,军医张大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经他十多天观察、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又经张大夫针灸几次,手到病除,恢复到好人状态,能参加工作、料理家务了。我高兴呀,我感动了!我问张大夫叫什么名字,他笑着说:‘问这个干啥?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医生的职责,应尽的义务。后经我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叫张晓光。是他,给了我幸福,解决了我全家人的苦恼,使一个普通人的子女得救了。”
有求必应无所求
关德福是光明中医函大辽宁分校辽阳辅导站的兼职老师,三年多来,他负责站的一切工作,辛勤耕耘,呕心沥血,学员遇到什么困难,关老师都是有求必应无所求,给人们留下了抹不灭的印象。
这个站共有学员六十多人。有很多学员家住山区,交通不便,每次听辅导课或考试,都得提前一天赶到,有时下车晚,找不到住处,关老师就把学员领到家里去住,家里住不下就安排到教室住,把家里的新被子给学员盖。碰到雨天,有的学员衣服淋湿了,他就把自己的衣服给学员换上,在家里把湿衣服给烤干。每年冬天听辅导课,怕学员冻着,他都提前从家里打好浆糊,把窗缝糊的严严实实。天气突变,他就把自己的棉大衣、棉袄、棉帽子、围巾……等,抱来给学员用。有的学员经费不足,他也给垫上。学员们见此情景,无不深受感动。
为了报答关老师对学员的关怀,学员们不约而同地想答谢一下,给关老师买点纪念品。这件事让关老师知道了,他认真地说: “我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你们学习中医取得好成绩。我所做的这些都是我份内的事。”接着他又笑着说: “等你们毕业时,我们合拍一张彩照,上面写着: “振兴中医穿医装,山南海北济一堂。”学员们听后都笑了,齐声称赞关老师真是有求必应无所求的好老师。 (辽宁分校学员赵恩化)
生动、有趣、受益
去年新疆分校决定请新疆中医学院副教授韩葆贤老师辅导86级的内经课,学员们都很高兴。对韩老师我们早有耳闻,亲耳听其授课,果然名不虚传。说句老实话,给我们辅导也确实不容易,因学员来自于不同的岗位,专业程度参差不齐,加之课时紧,内容多,经费薄,条件差,所以要搞好面授辅导工作,老师的困难很大。韩老师很理解我们这些学员所处的困难境地,也深知学员强烈求知欲的心理。教学上,他把传授课本基础知识与培养智能思维结合起来。他告知我们:中医的空白阵地很多,等待我们去研究。以此激励学员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引导学员由被动吸收课本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索思考。
韩老师博学强记,才思敏捷,讲起课来,口齿清楚,声音宏亮,旁证博引、妙语连珠。。对重点经文仔细剖析,板书工整,条理性强。他通过对重点经文的讲解示范,并联系前后经文的思想内容及学术观点,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晓之以理,授之以法,帮助我们从中寻找出规律,进而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韩老师不仅教我们自己分析理解经文的方法,甚至连背记经文的决窍也教给我们。如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也是营卫之气如其阴阳表里依次相贯之序,须掌握而又难记忆,老师把它归纳为:肺、大、胃、脾,心、小、膀、肾、包、焦、胆、肝十二字,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为了充分利用十分有限的面授时间,让我们学到更多的内容,韩老师抓紧分分秒秒,连续讲课3个小时也顾不上喝一口水。每讲完一段,老师手拿板擦一面擦黑板、口里一面背诵着下一段要讲解的经文,口、手并用,既节约了课堂读经文的时间,又身体力行地证明此段经文的重要性。对疑点难点,或有争议之处,老师更是认真对待,引经据典,论证严谨、论据充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对酸深之,老师把“深”译为传送:通过酸性的药物使辛味散补、传送于肝。一字之解,使我们大受启发,心中豁然开朗。
韩老师讲课时课堂活跃,气氛轻松。对老师所讲内容,学员们都能当场领会记忆,当场消化吸收。这样通过半个月的面授辅导,学员们初步掌握了一门比较难学的中医基础课《黄帝内经》。 (本报通讯员李进疆)
诗歌
雏飞长空喝谢声
蒙廊呕心沥血苦
育英扶伤振国兴
杏林有路走光明
嗎谢
(学员冷静析)
蝶恋花
参加光明中医函大学习有感
七秩重攻歧黄学,
发愤忘餐何惧人嘲谑。
素愿未偿韵景过,
东隅已失桑榆获。
函校培壅仰教铎,
校典传经如在春风坐。
待到羽丰离当阙
广施仁术除民瘼。
(七旬学员旭升)
杏林园中建伟业
杏林园中建伟业,
歧黄阁里出奇男。
承蒙恩师多指教,
金石为开不怕难。
(学员张晓光)
谜语
奇怪的处方
距今八百年前,南阳有一个很有名望的老中医,远近病人都喜欢找他看病,但老中医非常保守,唯恐别人把他的知识学去,所以看病开处方处方常用谜语的形式。有一次来了一个双腿疼痛的患者,老中医精心诊断后开了一张处方:
初入其境五钱半,
且莫算错八分多,
大造林带三钱整,
无石填土五钱行,
铝勺盛饭仅四钱,
黄牛膝盖五钱盛,
酒后返家三钱用,
爬上山头二钱通,
不是凡人三钱轻,
再度一生五钱灵,
九死一生只四钱,
长生不老七钱半,
蜀中关羽二钱动,
国家元老一钱生。
朋友,你如果是司药的话,你能知道这几味药书是什么吗?
(谜底在本期找)
河南学员尚景芳供稿
赢得社会赞誉 深受患者欢迎
(上接第一版)不到5分钟症状即可缓解。在此接受过治疗的患者 纷 纷称 道:“这种治疗方法,病人痛苦小,见效快。”
群众对这次服务月活动非常满意。许多群众说: “开展这样的服务月活动太好了,方便了群众,解决了老人、儿童就医难的问题。”“这个门诊部办得好,早就该办,短时间办成这个样子不容易。”不少群众还赞扬光明中医益康门诊部"是为群众办实事的门诊部”。
群众对这里的服务工作也十分满意。不少群众说:“去医院看一次病不容易。一进医院就要看大夫的脸色,不懂的地方患也不敢问,问得不好大夫就要给你几句,本来就有病,何必去受气。去看一次病要等半天,真正看病的时间不过2分钟。而你们这个门诊部,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名老中医诊病认真,这下我们看病可找到好地方了。”
这次“中医专家治疗哮喘服务月”活动,其所以收到如此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指导思想明确。他们开展这次服务月活动,就是为了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问题,为了扩大中医在社会上的影响,为振兴中医出力。因此,这些名老中医、著名教授宁愿放弃手中繁忙的工作,而到这里尽不拿钱的义务。有的名老中医说得更干脆:“如果要钱,我就不来了。”二是门诊部做了相应的组织工作。门诊部的工作人员为了搞好这次服务月活动,不辞辛苦,放弃假日休息。他们对前来应诊的名老中医,教授,根据各自的情况,在应诊时间上作了合理安排,到时派车接送。并提前将应诊大夫名单公布于众,让患者了解。三是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为了帮助门诊部搞好服务月活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所有工作人员轮流到门诊部服务。益康实业公司也为此尽心尽力,用车随叫随到,保证了名老中医按时参加应诊。
许多参加应诊的名老中医、教授表示:希望今后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愿意支持门诊部的建设,希望把门诊部建设成为既能反映中医特色又具有学术权威的教学门诊部。
潍坊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积极支持我校办好辅导站
(上接第一版)三是集体备课。他们充分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的时间,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集体进行备课,遇到难点就认真进行讨论,统一认识后再动手写讲课提纲。他们在备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常常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穿插一些病例。这样讲起课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记忆,学员普遍反映很好。
四是为学员着想,尽量方便学员。该站现有85级学员130多人,大多住在农村或在农村工作,距潍坊市较远,到市里参加面授辅导返往路费及住宿费全部需要自理,经济比较困难。为此,他们设法在离市里20余里的地方借了一所学校,让学员住宿就餐都在学校,既减少了学员的经济负担,又可以在一块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而教师却要走20多里路前去上课。对此,学员感动不已。
五是组织学员拜师。他们根据总校早临床、多临床的要求,确保学员毕业后能够成为既明医理又会治病的临床中医师,积极组织学员拜师学艺。到1988年10月底止,全站85级学员已有60%的拜了师,能经常从师临床学习。现在,该站除去15%左右的学员因已临床多年并取得职称不需再实习的以外,只有15%的学员尚未拜师,辅导站正在积极为他们联系,不久即可全部解决。
电子录入: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