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经行发热

经行发热

每值经期或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周身发热者,称“经行发热”,亦称“经来发热”或“经病发热”。有单纯发热者,有恶寒发热者,亦有往来寒热者,均属此证。

〔病因病机〕

其主要病机,为营卫气血失调所致。临床常见的有:

(一)血热内盛

素体阳盛或嗜食辛辣,或肝郁化火,郁热失于宣达,热伏冲任,经行之际,冲气旺盛,气火偏旺,以致经行发热。

(二)肝肾阴虚

素体阴血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耗血伤阴,经期经后,阴血愈虚,阴虚生内热,以致经行发热。

(三)气血虚弱

禀赋素热,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耗血伤津,气血内耗,经行或经后,气随血泄,其气益虚,营卫失调,遂致低热怕冷。或现阴虚阳亢,阴虚生内热,以致经行发热。

(四)瘀热壅阻

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或气滞血瘀,或热搏于血,或因外感内伤,或寒湿凝滞,瘀血留滞胞中,积瘀化热,经行之际,血海充盈,瘀热内阻,气血营卫失调,遂致经行发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的特点是发热每伴随月经周期而发,根据发热的时间、性质,辨阴阳虚实。一般血热者,身热心烦;阴虚者多潮热;气虚者多低热怕冷,瘀热者多乍寒乍热。当审因论治。本病与热入血室不同,热入血室虽与月经有关,但并非每值经行而发,且热入血室往往常伴有神志症状,即昼则明了,暮则谵语,以此而别。

(二)论治要点

审因论治,以阴阳虚实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治疗,但总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若血热内盛者,宜清热凉血调经,方用清经汤,药物见月经先期,加益母草;肝肾阴虚者,宜养阴清热,方用两地汤,(药见月经先期)或用加味地骨皮饮,用药生地、当归、白芍、川芎、丹皮、地骨皮、黄连;气血两虚者,宜益气固表,方用补中益气汤,(药见月经先期)或玉屏风散,药用黄芪、白术、防风、生姜;瘀热壅阻者,宜化瘀清热,方用血府逐瘀汤,(方药见闭经)加丹皮或桃红四物汤加丹参、鳖甲以增化瘀之力,使瘀去则新得生,气血得畅,营卫和则热自除。

因于外感者,治同内科,但因经行耗血,阴血偏虚,故汗之不宜太过,以免重伤其阴。

(三)常见证治

1.血热内盛:

证候:经前或经期发热,身热面赤,头晕头胀,或心烦易怒,或胸胁乳房胀痛,口干喜饮,尿黄便结,唇红舌赤,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例:清经散(《傅青主女科》)加益母草以清热调经。

2.肝肾阴虚:

证候:经期或经后发热,或午后潮热,甚则盗汗,咽干口燥,两颧红赤,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烦躁少寐,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

方例: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3.气血虚弱:

证候:经行或经后发热,形寒,自汗,神疲肢软,少气懒言,舌淡苔白润,脉虚缓。

治法:益气固表。

方例: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4.瘀热壅阻:

证候:经前或经期发热,小腹痛,按之甚,经色紫黯,行而不畅,挟有血块,舌黯或尖边有瘀点,脉沉弦数。

治法:化瘀清热。

方例: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丹皮。

(四)临证权变

经行发热,属于内因多,如有外感,必有表证,而且发热也不会如此规律性。一般多属阴虚火旺,潮热居多,但也有肝热实证。若偏于肝热则宜疏肝清热。

若见临经潮热,经量少,经色紫,有头眩便结,精神抑郁之象,舌质淡红,脉弦细,治以舒肝健脾理气,方用逍遥散加丹皮、桃仁、元胡。若证见经后发热,腰膝酸软,足跟疼痛,舌质红有裂纹,脉虚数,尺脉虚大,此为肾虚,治宜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以滋肾养阴清热。若经行发热,有汗恶风,怕冷,头项强痛,或身疼,腰酸骨楚,经量少而色淡,苔薄白,脉浮缓者为外感发热,治以养血调营解表,方用桂枝四物汤。

〔调护〕

(1)经期注意休息,发热轻者可照常工作,发热重者可卧床休息。

(2)避免精神刺激,情绪要稳定,劝导病人消除紧张情绪。

(3)饮食宜清淡素净。

〔应用例案〕

例一、陈XX,女,39岁,工人,1973年5月24日初诊。1963年起月经后期,四十余天一行,经量涩少,历程三天;伴有凝块,每行经前一、二天自觉寒热,腹痛恶心。现月经逾期数天未行,寒热又作,少腹疼痛,腰痠。脉细弦,舌质淡,苔薄白。此为厥阴气滞,寒湿不化,营卫不调。治宜和血调营。处方:

毛柴胡4.5克 小桂枝6克(后入) 枯黄芩6克 泡吴萸4.5克 北干姜4.5克 香藁本6克 元胡索9克 煮半夏9克 秦当归6克 川芎藭6克 结茯苓12克 京丹参12克

次诊:服三剂后,于5月30日月经来潮,量中等,未见寒热,今值行经第三天,少腹微痛,脉舌如上。照上方加苏梗4.5克、香附9克,服三剂后,观察三个月,经期均无寒热发作。(《孙浩铭妇科临床经验》)

按:经前寒热交作,脐腹疼痛,经量涩少。滑伯仁谓:“乃寒湿搏于冲任,寒湿生浊,宜辛散苦温血药。”方中柴胡、桂枝、干姜、藁本取其辛散,反佐黄芩以和解肝络,吴萸、元胡苦温行气止痛,半夏、茯苓燥化湿浊,且用丹参、当归、川芎诸血药者,令引药入血分,同收温通之效。复诊更加苏梗、香附以行血中滞气。由于投剂中肯,寒滞尽化,故能奏功。

例二、于XX,21岁,未婚,工人,门诊号:38017,初诊:1962年2月9日。患者平素娴静寡言,月经向来超早,拖延日期颇长,1961年8月开始,经水20天一转,经行时兼发高热,并有胸满胁胀,甚至呕吐的症状,经历10日,经净后发热亦退,每月如此,成为规律,发烧渐次加重,在安徽宿东某医院诊治时,曾测得体温高至40℃,心烦头眩,面红目赤,甚则昏厥,隔时方醒。曾经医治无效,精神颇受威胁,1962年2月间返沪来治疗,初诊时已届临经前期,症见精神不舒,胸闷胁胀,口鼻干燥,脉象弦数,根据证象,诊断为肝热型的经行发热。

推敲本症病机是:患者素来性格沉静,有不如意事抑郁于怀,肝郁则气滞。在经期中这种现象更为显著,肝脉络于胆,散布于胁间,所以常见胁胀,木郁则横逆,逆则克土,因此兼见胸闷呕吐,相火附于肝木,木郁日久易于化火,引起高烧;火性上炎,故头目眩晕,甚则昏厥。治以疏肝清热法。

柴胡4.5克 青陈皮各4.5克 归身6克 赤芍6克 枳壳4.5克 制香附9克 炙甘草3克 白术6克 川朴2.4克 青蒿6克 黄芩9克(《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按:上方是根据柴胡疏肝散(见《笔花医镜》卷二,肝部。药物组成为柴胡、陈皮、川芎、赤芍、枳壳、香附、炙草)而来,因为即将临经,防止动血,所以将川芎改为归身,胸闷不舒,苔又带腻,湿热蕴于内,加白术、青皮、川朴,又以热象渐显,乃加青蒿、黄芩,这样即可清肝热疏气郁,又能宽胸和胃防止呕吐。服药时月经来临,服二剂后效不显著,热势燔盛,口鼻燥热犹如喷火,头目眩晕,又将出现热厥现象。二诊时研究其证象,因肝经直上巅顶,肝火上扰,又有动风之趋势,再三考虑,乃于上方加钩藤18克(后下)以平肝熄风,并增强清热的功效。服二剂后据诉头目清凉,随访,每月经来不再发热,说明获得了长期疗效。

本证治疗过程中,仅加一味药,而对疗效出入颇大,说明用药必须斟酌考虑。初诊时曾用蒿、芩清热,蒿、芩虽入肝经,但对风火附木沿肝经上扰之证。效逊于钩藤。钩藤能平肝熄风,解除心热,对肝热之经行发热,有良好的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钩藤条载:“惊癎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证自除”。所以不用钩藤则疗效不显,用之则应如桴鼓。

应用钩藤尙须注意一点:本品宜于后下,若煮沸20分钟以上,有效成份遂渐丧失。用量亦宜在12~24克间,重症可用30克,过轻者效不显著。

〔简便验方〕

1.脾肾虚者,早服补中益气汤,夕用地黄丸加杞子。《类证治裁》

2.经来潮热,不思饮食。取雄鸭顶中血,调绍兴酒乘热服。《竹林寺女科秘方》

〔文献摘录〕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行发热时潮热,经前血热经后虚,发热无时察客热,潮热午后审阴虚。

“经来身热有表发,内热地骨加胡连,经后六神加芪骨,逍遥理脾而清肝。”

《河间六书》:“妇人经水,适来适断,往来寒热,先服小柴胡汤以去其寒热,后以四物汤调治之。如寒热不退,勿服四物,是谓变证,表邪犹存,不能效也。”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