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自学时数〕3学时
〔面授时数〕3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金匮要略》一书的源流和内容。
2.熟悉《金匮要略》一书的学习方法。
一、《金匮要略》的源流
张仲景,名机,后汉南阳郡涅阳县人。据考证,仲景生于汉桓帝建和二年至元嘉二年,即公元148—152年之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至二十四年即公元211—219年之间。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现在广泛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学术界一般公认为其确系张仲景著作,为《伤寒杂病论》的两个组成部分。然《伤寒杂病论》一书,是怎样成为现在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的呢?过去有人认为是晋代王叔和所分,有人认为是宋代林亿等人所分。其实,《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既不是分自晋代王叔和,也不是分自宋代林亿等人,而是在它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形成的。
众所周知,张仲景所写的《伤寒杂病论》,经过数十年后,在晋代,王叔和对其“伤寒”部分进行了整理,从而出现了《伤寒论》一书的流传。到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卷十两卷中所论述的“伤寒”,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式,全载今本《伤寒论》中,从“痉湿暍病”到“阴阳易差后劳复食复病”的内容,且明谓这是对张仲景《伤寒大论》“鸠集要妙,以为其方”而“用之多验”的。这里所谓的《伤寒大论》,就是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之书。然而在王焘所撰的《外台秘要》一书里,所引现在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的内容,却概称引自《伤寒论》。王焘《外台秘要》所谓的《伤寒论》一书,是既包括有今本《伤寒论》的内容,又包括有今本《金匮要略》的内容,说明了这个所谓《伤寒论》,实是《伤寒杂病论》书名的简称。从而也表明了在唐代,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和张仲景原著的《伤寒杂病论》二书在同时流传。
迨至北宋仁宗之朝,林亿、孙奇、高保衡等奉敕校正医书时,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继续在流传,而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原书则已亡佚而无传本了,故林亿等谓“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也。
根据林亿等《金匮要略方论序》载:“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对证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於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於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於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所自‘杂病’以下终於‘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表明了宋翰林学士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一共只有三卷,显然不是张仲景所写十六卷本的《伤寒杂病论》原书,而是唐宋间人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内容进行了不少删削而摘录其自己认为的重要部分编为上、中、下三卷,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删节本,故将其名更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从其书更名曰《金匮玉函要略方》,也可看出其是《伤寒杂病论》的删节本,所谓“金匮玉函”者,乃“珍贵”、“宝贵”、“ 贵重”、“保慎”之意,犹《新书•胎教》所谓“书之玉版,藏之金匮”也;所谓“要略”者,要,略也,略,要也。要、略二字,义可互训,叠词同义,故以为词。许慎注《淮南子•要略》说:“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字其微妙,论其大体也。”此所谓“要略”者,乃谓其内容是医学精要中之最精要者。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现在流传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所未记载的张仲景著作的遗文,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第一载:“仲景曰: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外台秘要•疗疟方》载:“张仲景《伤寒论•辨疟病》……疟岁岁发至三岁发,连日发不解者,以胁下有痞也。疗之不得攻其痞,但虚其津液,先其时发汗,先小寒者,渐引衣自覆,汗出小便利则愈。疟者,病人形瘦肉上必粟起”等等是其例。这就足证王洙在蠹简中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一书乃后人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删节本。同时,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所载“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等文之文例,不见于汉唐时期的中医其它方书中,显然这是唐宋间人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刪节时,而将有关条文归并如此的。这就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王洙在蠢简中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一书乃后人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删节本。林亿等在校正此书时,以其书中伤寒之文甚为简略,且另有《伤寒论》一书在行世,故删其上卷,而将其下卷所载之方,又逐方次於证候之下,仍分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这就是现在流传的所谓《金匮要略方论》、《新编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要略方》以及简称为《金匮要略》等本的来源。
二、《金匮要略》主要内容
现在流传的《金匮要略》一书。是现在流传的《伤寒论》一书的姐妹篇,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汇粹了后汉及其以前的医学知识,整理了后汉及其以前的医疗经验,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以及六淫、七情等学说为基础,以病名为纲,创造性地发展了具有整体观念的辨证施治的祖国医学理论,并且,依据这一理论来阐述病因病机、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它是一部理论结合实际的医学专著。第一篇为总则,第二篇至十七篇为内科病,第十八篇为外科病,第十九篇为其他杂病,第二十篇至二十二篇为妇产科病,第二十三篇为杂疗方,第二十四篇至二十五篇为饮食禁忌。全书包括痉病、湿痹、中暍、百合病、狐𧌒、阴阳毒、疟疾、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痿、肺痈、肺胀、胸痹、心痛、短气、奔豚气病、腹满、寒疝、宿食、五脏风寒,肝著、肾著、脾约、三焦病、大肠病、小肠病、积聚、癫狂、痰饮、咳嗽、消渴、小便利、淋病、水气病、黄疸病、惊悸、出血、瘀血、胸满、呕吐、哕证、下利(泄泻、痢疾)、创伤、痈疡、肠痈、浸淫疮、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尸厥、客忤和妇人胎前诸疾、产后诸疾、妇科杂病等数十种病证的辨证治疗及溺死、缢死的解救方法。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全书内容概况,现将各篇内容要点介绍如下: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说明人身脏腑经络隐于内而不见于外,然其活动情况却外著之於声息色脉、寒热痛痒、喜怒爱憎、便溺饮食之中,可以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诊知脏腑经络的病变。所载关於脏腑经络先后患病的脉象、证状和诊治法则的概论,具有全书纲领的意义,所以学习的人应当先研究它、领会它的基本精神实质。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所论述的是痉、湿、暍三种不同的病证。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则角弓反张为其特征;湿病,是以身重,骨节疼烦为其特征;暍病,是以发热,口渴,汗出,恶寒,身重为其特征。由於痉、湿、暍三病,均为外感所引起,都属於太阳经之病,有太阳见证;并且痉病有因湿的,暍病有挟湿的,湿病之主因为湿,三者相类似的地方很多,所以合为一篇。
《百合狐𧌒阴阳毒病证治第三》,论述百合、狐𧌒、阴阳毒三种病的辨证和治疗。百合病是以精神恍惚不定,饮食、行为、语言的失调,以及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其特征的一种疾病;狐𧌒病是以目赤、咽喉以及前后二阴腐蚀溃烂为特征的疾病;阴阳毒是以发斑、咽痛为特征的一种感染疫毒引起的病变。虽然三者的病源不同,但它们在某些证状上却有一些类似的地方,如:在神志方面,百合病有神情恍惚不定之证,而狐𧌒病有神思迷乱,类似百合病;狐𧌒病有腐蚀溃烂之证,而阴阳毒也有脓血腐败,类似狐𧌒病,所以三病列为一篇。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是专论疟病,对於疟病的证因脉治都有论述,它的理论和治法都比较精微和周密,其论证处方,可以补《素问》疟病刺法的不足。本篇的条文不多,但很有指导意义。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论述中风、历节病。中风,是以猝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甚则神识不清,不能言语为其特征;历节病是以关节疼痛剧烈,甚至肿大为其特征。由於二者都是体质薄弱,正气先虚,感受外在的风邪所引起,并且均有四肢部位的症状,所以合为一篇。
《血痺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病是因荣卫虚弱,腠理不密,外受风邪,痺于肌表,使血脉痹滞而不通者就是;虚劳病起因虽多,但终有至於血痺者,所谓“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者就是。其血痹、虚劳二病,因虚所致,证有相通,所以合为一篇。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包括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三种病证。肺痿,就是肺叶萎弱不用,以多唾涎沬为主的病证;肺痈,就是肺生痈脓,以咳嗽、胸痛、吐脓痰腥臭为主的病证;咳嗽上气,就是肺气不利,气逆於上,以喘咳上气,不能平卧为主的病证。由於这三种病证的病变部位均在肺部,均有咳嗽、喘逆等证状,且这三者多互相影响,所以从《血痹虚劳病篇》后,特立三病为一篇。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奔,奔跑;豚,小猪;奔豚,是形容本病的证候发生犹如小猪之奔突,故名。奔豚气病就是以“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为其特征。本篇即专论此病的发病原因、机理、证候和治疗方法。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痹,是痹闭不通的意思。胸痹,就是指胸中痹闭不通,它是以胸膺部疼痛为其主证的;心痛是指心窝部位的疼痛证;短气,是指呼吸迫促气短。本篇所载胸痹、心痛、短气三种病,其发病的部位相近,病理上往往互相影响,并且三者每每同时出现,所以合为一篇述。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疾病,腹满,就是腹部胀满证;寒疝,就是寒性腹痛证;宿食,就是伤食证。由於三者都是胃肠病变,都能产生胀满滞塞或疼痛的症状,都为脏腑所病,所以合为一篇。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首先论述五脏风寒和真脏脉象,其次论述三焦各种病证,最后论述脏腑积聚脉证。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有全书纲领的意义。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论述痰饮病,如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其篇题所说之痰饮是广义的,指本篇各种饮病;篇中各条所说之痰饮是狭义的,只是四饮中的一种。然咳嗽一证,由於饮邪而发者附於本篇,以表示和《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所载之“咳嗽”不同。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论述消渴、小便利、淋病三种病证。消渴,是以“善消而大渴”为特征的病证;小便利,是指小便利多的病证;淋病,是小便涩痛不畅和癃闭不通的病证。由於这三种病证都有小便异常,且往往相兼并现,所以合为一篇。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是论述水气病的专篇。论述的内容有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水气病是由於外感和内伤,导致阳气失职,不能制水,水气渗於皮肤肌肉所形成,其证是以“身体肿胀”为主。本篇根据其各个不同脉证和病机,把水气病分为五种: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对於其治疗,以水邪所在的部位不同,分别提出了“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以及“可下之”的治疗原则。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专论黄疸病的脉因证治。并从黄疸病的不同原因和证候,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三种类型。最后载虚劳萎黄一条,以与黄疸病相鉴别。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论述惊悸、吐血、衄血、下血、胸满瘀血等多种病证。由於它们都与心及其所主之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病的原因多为心肝有病,营卫气血失调所引起,故而列为一篇。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论述呕吐,哕、下利等病证。哕,即呃逆;下利,即包括泄泻和痢疾两种。由於呕吐、哕、下利这三种病证,都是属於肠胃之病,由肠胃机能失调引起,在证候上三者往往互兼,所以列为一篇讨论。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疮,即金疮。痈,即痈肿。本篇论述痈肿、肠痈、金疮、浸淫疮等疾病的诊断和证治。这几种疾病都属於外科疾患,所以合为一篇。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论述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五种病证。其中蚘虫病是本篇论述的重点。由於这些碎杂病证未经各篇收载叙述过,所以一概补论於本篇。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论述妇人妊娠病脉证和治疗的专篇。其论述的内容有妊娠呕吐、妊娠下血、妊娠小便不利、妊娠腹痛、妊娠养胎等。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论妇人产后诸病的专篇。由於妇人分娩以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往往产生一些产后有关疾病。本篇论述产后各种疾病,包括有产后郁冒,产后大便难,产后腹痛、产后中虚、产后发热、产后中风、产后下利等等病证。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论妇人杂病之病因、病证和治疗方法。妇人杂病的总的起因,有因虚、积冷、结气三种,而其病证有热入血室、经水不利、带下、漏下、腹痛、咽中如炙脔、脏躁、转胞、阴吹、阴疮等等。
《杂病方第二十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果实菜穀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此三篇为宋人所附。暂不录入本书中。
三、如何学习《金匮要略》
本书总结了汉以前丰富的临床经验,提供了辨证论治和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创立了脏腑、气血辨证方法。所以,一千七百年来,它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为中医治疗内、外、妇科疾病的一部宝贵典籍。因而,它是每个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的一部必读之书。然其文字古朴,言简义赅,故而当明瞭其读法,才能理解原书原意。
1、学习主要精神,不要死扣字眼或死於句下。由於现传《金匮要略》之书,为宋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於蠹简中发现,其中错简脱误颇多,例如《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五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不载中寒,而肾中风、中寒均不载;又如《痉湿暍病篇》第七、八条错脱等等,再加上汉代的文字古奥,笔法古老,学习时应该掌握其主要的精神实质,不能尽钻牛角尖死扣字眼以辞害义。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第十三条说:“风中於前,寒中於暮”;《百合狐𧌒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第一条说:“百合病……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前者是说热邪归阳,寒邪归阴,邪气总是循着“物从其类”的规律伤人;后者是说百合病证现“溺时头痛的”为病重而愈期较慢,证现“头不痛淅然的”为病较轻而愈期较快,证现“溺快然但头眩的”为病更轻而愈期更快。绝对不能机械地把前者理解为风邪只在上午伤人而下午不伤人、寒邪只在下午伤人而上午不伤人,也绝对不能机械地把后者理解为现出不同证候的百合病,一定要是“六十日乃愈”、“四十日愈”、“二十日愈”,一天也不能多,一天也不能少。如果这样死死地去理解,就将与临床的实际情况不相合。再如《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三条说:“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意思是说人的形体虽无证状而脉象已出现了“大”或“极虚”,这是虚劳之渐,精气内损,已将成为虚劳病证。所谓“男子”,是指病由房劳伤肾,并不是说本条之病只害男子而女子不害;所谓“平人”,是指脉病形不病,并不是指真正健康之人,与《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所谓“平人者,不病也”的“平人”一词的意义不同。否则,何以解释其“大”或“极虚”的脉象?
2、参阅汉代及其前后相距不远时代的医学著述,如《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甲乙经》、《脉经》、《肘后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外台秘要》等等,来帮助学习。其作用有二:一因其著作年代与《金匮要略》的成书年代相距不远,因而,其语言文字和学术思想都比较相近,可以互相会通,这就大大地便利於学习时能够比较正确地理解《金匮要略》内容的原意;一因其记载有《金匮要略》的某些内容,可以校正《金匮要略》某些文字的谬误,使其现出本来面貌而便於学习。
关於前者,例如《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文中只有“黄疸病”三字,而没有具体症状,然茵陈五苓散又不可能主治所有的黄疸病,这就需要考究《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之文,才可了解本条黄疸病有“目黄”、“溺黄赤”、“安卧”等证在内;再例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本条只有脉象而未载证状,若但从所载“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的脉象上看,实际上无法“知其有宿食”,也无法贸然给以“大承气汤主之”。当然,可以从本条的文气上读出其包括有前面“腹满”、“寒疝”二病中所叙述的“腹部胀满”或“绕脐疼痛”的证状在内,倘能以《伤寒论•阳明病篇》中。“……烦不解,腹满而痛,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之文相参,就更为明了,切实;又例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如果仅凭“咳而脉浮”或“脉沉”,就无法运用厚朴麻黄汤或泽漆汤,这在《备急千金要方》和《脉经》上记载较详,《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第五:“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厚朴麻黄汤”、“夫上气,其脉沉者,泽漆汤”,《脉经》卷二第三:“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
关於后者,例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既为“脾胀”,其证何以出现“咳而喘”且“其状如肿”而在治疗上“发汗即愈”?《灵枢•经脉》载:“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上气,喘而躁者,此为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表明了所谓“脾胀”,乃“肺胀”之误;再例如《痉湿暍病脉证并证第二》“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防己黄芪汤方:防己一两,黄芪一两一分,甘草半两炙,白术七钱半,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差。”其方的煎法及药物用量何以与《金匮要略》中其他方剂的煎法及药物用量不一样?《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八载:“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方:汉防己四两,甘草二两,黄芪五两,生姜、白术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右六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虫行皮中,卧取汗。”表明了其方的煎法和药物用量均为后人所改定,而不是《金匮要略》的原方。
另外,《金匮要略》一书中的少数内容,还要运用“训诂学”知识,才能对它得到正确理解。如《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如用现在一般理解的字义,把“衰”字当作“虚少”解释是不能把它读通的,必须根据《说文•衣部》所谓“衰,草雨衣”之义,作“重叠”讲,始与《难经•二十难》“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之义相符合。
3、读於无字处。对於《金匮要略》书中的内容,不仅要从其文字的正面、反面、侧面去进行学习,进行理解,而且要从其没有字句的地方找出问题,发现内容。
(1)从下文找出上面内容。在《金匮要略》的文章中,往往有省笔法的语句,这必须从下文中发现上面的内容,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从“心下续坚满”之句,就可确定其“病者脉伏”句下,原有“心下坚满”之证存在;再如《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汤方: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炒,大黄三两。右三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从其文的“小便当利”和“一宿腹减”之句,就可确定其病原有“小便不利”和“腹满”之证存在。
(2)以方测证,即从方药中找出证状。《金匮要略》书中,很多条文叙述的证候不详而包括在所用的方药之中,这叫做“证以方略”,或者说“寓证於方”。例如《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仅只“湿家身烦疼”,是无法确定“可与麻黄加术汤”的。既然是可与麻黄加术汤,这就表明其病还有“麻黄汤”的“头痛、身痛、发热、恶寒、无汗而喘、脉浮紧”等证象存在;再例如《痰饮咳嗽病篇》“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同一“微饮”“短气”(当然还有“小便不利”之证)而方治何以有二?这又必须从方药中找出二方的主治病证,苓桂术甘汤为温化中阳而利小便之剂,其病当有“心下逆满”之证,肾气丸为温化肾气而利小便之剂,其病当有“腰部痠痛”之证。
(3)以证测方,即从病证中找出方药。《金匮要略》书中,也有很多条文叙述病证较详而未出方治,这必须从病证中找出方治来,因为方治是包括在病证之中,这叫做“方以证略”,或者说是“寓方於证”。例如《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从其所述的病证及治疗禁忌,即知当用甘凉撤热、保津益气之法而宜“白虎加人参汤”方;再例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和《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不(原误为“而”,今改)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痰血也,当下之。”从其叙述的病证上,前者“有水”,知其可用“十枣汤类”下其水,后者“是瘀血也”,知其当用“下瘀血汤类”下其瘀血。
4、前后条文连贯读。前面说过,《金匮要略》一书的文章中有很多省笔法,除以下文找出上面内容和从方药中找病证、从病证中找方药外,还必须把前后条文连贯起来读,才能对条文内容掌握的更完全,理解得更好。例如《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太阳病,发热无汗,反(衍文,当删)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此“不”字衍,当删)恶寒,名曰柔痉”等等,均须连接该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读,否则,前者即为“伤寒”,后者即为“中风”,而无能区别其为“痉病”了;再例如《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须连接该篇的“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读,才能更好地确定“十枣汤”之治“悬饮”的具体适应证;该篇小青龙汤加减五法的六段条文,更是需要紧密地连贯在一起读。
5、前后条文、前后疾病比较读。在《金匮要略》一书里,和在祖国医学的其它书中一祥,每个疾病都有着一定的特点,而各个疾病的每一发展过程同样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是许多疾病和各个疾病的许多发展过程又都有着相互联系和相类似的证状。这必须依据各自的特点,才能区别於其它疾病或疾病的其它过程。因此,学习时必须将前后条文、前后疾病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而达到掌握辨证施治的法则。例如《胸痺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瓜蒌薤白白酒汤方:瓜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胸痺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瓜蒌薤白半夏汤方:瓜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曰三服。”前条为胸痺病的主证主方,而后条则是在前条的基础上多“不得卧”一证,为痰气阻塞,故瓜蒌薤白半夏汤为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加减,复纳“半夏”以化痰;再例如《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是在该篇第七条上半证状的基础上,一为无汗而成刚痉,治用葛根汤,一为有汗而成柔痉,治用瓜蒌桂枝汤;又例如“痰饮病”和“水气病”,前者是水积於人体内腔,后者是水渗於人体肌肤,然都是水湿为病,临床上常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6、和《伤寒论》内容联系读。《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二书,原是《伤寒杂病论》这一部书的内容,是《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人分开出来的。它们的内容之间实有许多相联结之处,所以在学习《金匮要略》中的某些内容时,必须和《伤寒论》中的某些内容相联系才能把它读好。如《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两条文字虽有不同,其所述证候则均为“脉浮”、“发热”、“口渴”、“小便不利”等四证。然在治疗上,前者用“五苓散”发汗、利小便,后者用“猪苓汤”育阴、利小便。这就必须根据《伤寒论》中太阳病篇的“五苓散证”和阳明病篇的“猪苓汤证”加以理解,以区别二者在临床上的证候。
7、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有许多倒装文法和夹注文法的条文,必须加以认识,才能正确理解其条文内容。所谓“倒装文法”,是文章中某些句子进行着倒装的排列,如《疮痈肠痈浸淫病脉治并治第十八》“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也,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这里“大黄牡丹汤主之”之句,应当移於“当有血”句下,读为“肠痈者……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大黄牡丹汤主之;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等等。所谓 “夹注文法”,是文章中自行注释,即条文中某些句子又是另一些句子的注释,如《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其中从“所以然者”句起到“阴阳乃复”句止等十三句,就是层层注释本节产后郁冒病证的发病和病愈机制。
8、《金匮要略》一书年代久远,其纸烂虫蛀,臆添妄改,辗转抄误均在所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除以汉代及其前后相距不远时代的医学著作进行会通和校勘外,还应该从《金匮要略》的写作文例来确定其内容的是非,如《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这一条若据《金匮要略》文章先叙病证、后列方药的文例,则其“兼主微风脉紧头痛”一句,就不是《金匮要略》的原文,而是《金匮要略》的注者不究文蛤汤为文蛤散之误遂妄加注释,又被后人抄写将注语混入正文之中的。另外,有些内容,通过古代书籍的校考和医学理论的会通、以及临床实践的体会也无法理解,这就应该缺疑,不要死死地钻牛角尖和强加解释,因为这样做是徒劳无益的,如《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这是於理难通的,权且付之阙如,以待将来学者考证。
总之,《金匮要略》是一部理论结合实际的古代医学著作,应该把它学好,以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工作,并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