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百合狐𧌒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自学时数〕4学时

〔面授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百合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大法及其辨证治疗。

2.熟悉狐𧌒病的证治。

3.了解阴阳毒病的成因和证治。

4.掌握第一、五、六、八、十等条。

5.熟悉第二、三、四、七、十一、十二、十三等条。

6.了解第九、十四、十五等条。

概述

本篇论述百合病、狐𧌒病、阴阳毒等三种病。百合病,乃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证“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等,为肺虚燥热、魄气变幻所致,以补肺阴、清燥热为治,百合地黄汤为正方,馀则随证加减。狐𧌒病为湿热之邪积久,腐蒸气血蚀於人体幽隐部位而成。主要证候为“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等,其蚀於喉者则声喝,为𧌒,治以甘草泻心汤,蚀於前阴者则咽干,为狐,治以苦参汤外洗患部,蚀于后阴者,治以雄黄熏法以熏其肛部。阴阳毒,是由疫疠之气伤人,邪毒壅结所致,其主要证候为"咽喉痛”,“面赤斑斑如锦文"或“面目青,身痛如被杖”,治以解毒活血为法,用升麻鳖甲汤加减。

条目


一、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1)。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2)。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3)。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证治之(4)。

讲解〕本条为百合病的总纲。

条文可以分为四段读。第一段,“论曰……悉致其病也”,是百合病形成的原因;第二段,“意欲食复不能食……其脉微数”,是叙述百合病的证候特征;第三段,“每溺时头痛者……二十日愈”,是百合病病愈日期的预断;第四段,“其证或未病而预见……各随证治之”,为提出百合病的治疗原则。

(1)百合病者,……病也:百脉一宗,是说人身的所有经脉同出一源,如果分之,则为百脉;合之,则为一宗。肺藏魄而为百脉之朝会。肺脏阴虚燥热,百脉统体皆病,故曰“百合病”。

(2)意欲食复不能食,……微数:肺虚燥热,金令不清,其魄不能藏,魄气变幻,故其现出“意欲食而又复不能食,口欲言而又常默然不言,欲卧又躁而不能卧,欲行又懒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而又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而又无寒,如热而又无热,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而又身形如和”等如有神灵样的神志失守、恍惚错妄的证象。这些证象,虽全是恍惚去来,不可为凭现象,但口苦、小便赤、脉微数则是其常证,可于此得出其为肺虚燥热之证。

(3)每溺时头痛者,……二十日愈:肺居上,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用;而膀胱为水府,其外应于皮毛。其经上行至头,并内入络脑,小便之时,太阳之经气不利,或头痛;或洒洒然寒战恶风;或头昏目眩,由于小便时所出现的证状有重有轻,所以病愈的时间有长有短,或六十日愈;或四十日愈;或二十日愈,这就是本病病愈日期的判断。

(4)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治之:本病证的发生,或见于伤寒未病之前,或见于伤寒已病之后。由于前后不等,所以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随证施治。


二、百合病发汗后者(1),百合知母汤主之(2)。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擘 知母三两,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讲解〕本条为百合病见于发汗后的方治。

(1)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病本不应发汗,若误发其汗则必伤阴而损津液,余热留连不去向上熏蒸其肺,肺虚而燥热以致成为百合病。

(2)百合知母汤主之:本方用百合甘平入肺,清热育阴,知母苦寒,泻火生津,益其水源,百合知母之甘苦合化以平肺养阴,更用泉水之下热利溺,使热从小便以外出。

临证意义〕 1)百合病是由于肺经阴虚燥热,影响到百脉平和,精神魂魄不定而引起的。由于阴虚有热,百脉不利,魄气变幻,所以人体出现一系列的异常现象。

2)百合病除了表现的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常默默等证候各异以外,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证是它的主要辨证要点,这对我们认识百合病是一很好的依据。


三、百合病下之后者(1),滑石代赭汤主之(2)。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擘 滑石三两,碎,绵裹 代赭石如弹子大一枚,碎,绵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

讲解〕本条为百合病见于下后的方治。

(1)百合病下之后者:为下后伤阴,热邪随因之入里,使胃气上逆,肺受熏灼而虚燥以致成为百合病。

(2)滑石代赭汤主之:应作“百合滑石代赭汤”主之,用百合清肺金以净水源,代赭石重镇离火而下逆气,滑石导热气而通水府,使深入的热邪从小便而去。


四、百合病吐之后者(1),用后方主之(2)。

百合鸡子黄汤方

百合七枚,擘 鸡子黄一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讲解〕本条为百合病见于吐后的方治。

(1)百合病吐之后者:为吐后内伤脏阴,较发汗更损中气。脏阴受伤,阴火上乘,肺受熏灼而虚燥以致成为百合病。

(2)用后方主之:指百合鸡子黄汤主之,用百合清热润燥,益肺宁心,鸡子黄血肉有情之品,养胃安中,扶正气以祛邪。

临证意义〕上三条所论,皆为热病后或汗或下或吐伤津耗液,余热熏肺所致百合病,故以百合为主治。然其因有汗、下、吐之异,则所伤有别,故分别配以知母益水源而滋口燥,配以代赭石降逆气而止呕哕,配以鸡子黄养中气而除虚烦。


五、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1),病形如初者(2),百合地黄汤主之(3)。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黄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讲解〕本条是指出百合病的正治之法。

(1)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百合病未经误治而致变者,为邪热灼肺而成。

(2)病形如初者:是说病状如第一条所叙述的那样,精神恍惚不定,行为语言异常,饮食感觉失调,以及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

(3)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病肺热阴虚治以百合地黄汤,百合养肺阴而清气分热邪,生地黄益心营而清血分热邪,气血既理,百脉皆平,并以泉水煎药,取之导下清热之意。服药后,大便呈黑色,为地黄本色,是正常现象。

临证意义〕 1)百合病是一种慢性虚热性疾病,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治愈,往往一服中病,停服后又发,所以在服用百合地黄汤时,应以守方为宜,长期服用,不可中间停服。

2)近年来有人治疗百合本病,用百合地黄汤合以甘麦大枣汤,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因甘麦大枣汤也属于一首平调之剂,有润燥缓急,调理经脉的作用,故而合之以治。


六、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1),百合洗方主之(2)。

百合洗方

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讲解〕本条为百合病一月不解而变渴的出一外治法。

(1)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病为肺虚内热之病,假如日久而不愈,病情可以发生变化,而出现变证。如果证现口渴的,则表明邪热留聚于肺,肺津不布,所以口渴。

(2)百合洗方主之:用百合洗方渍水洗身以治之。由于肺与皮毛相应,其气相通,用百合渍水洗身,洗其外而通其内,达到滋润止渴的目的。食用煮饼益气养阴,煮饼即汤煮面条,为小麦粉制成。因盐豉味咸,偏走血分,多食则令人增渴,所以戒之曰“勿以盐豉”,而只能食淡味之煮饼。


七、百合病渴不差者(1),栝蒌牡蛎散主之(2)。

栝蒌牡蛎散方

栝蒌根 牡蛎熬,等分

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讲解〕本条是承上条,为百合病变渴,用百合洗方而不差,再出一内服方。

(1)百合病渴不差者:百合病而变渴,用百合洗方治疗,病证不解,说明病情较重而药力较轻。

(2)栝蒌牡蛎散主之:药不胜病,则改用栝蒌牡蛎散。栝蒌根苦寒清解肺胃之热、生津滋液而止渴;牡蛎咸寒引导热气下行,使邪热不致上烁。津生热降,渴证自解。

临证意义〕上两条均为百合病变渴的方治。一为外洗,一为内服,临床上可同用,并可配以百合地黄汤使用。


八、百合病变发热者(1),一作发寒热百合滑石散主之(2)。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炙 滑石二两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讲解〕本条为百合病变发热的治法。

(1)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病本为如热无热,今见发热,是热盛于里,外达肌肤所致。

(2)百合滑石散主之:仍用百合滋养肺阴,加用滑石清热利尿,使里盛之热从小便排出,共奏益阴宁心,清除积热之效。由于过利可以伤阴,所以方后云“当微利者止服”。

临证意义〕以上第六、第七、第八三条是为百合病变证的治疗方法。百合病证本为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治疗用百合地黄汤润理气血,清其邪热;如果又见口渴或发热,是为百合病经久不愈,阴虚内热更甚而产生的变证,治疗可以选用百合洗方、栝蒌牡蛎散或百合滑石散,以滋阴清热。然既是治疗百合病,则均当以百合地黄汤为其主方。


九、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1);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2)。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3)。

讲解〕本条指示百合病的治疗原则。

(1)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阴,是指里证;阳法,是指外治方法。

(2)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阳,是指外证;阴法,是指内治方法。

(3)见阳攻阴,……为逆:如上所述之例,百合病外表证候当以里治,而反发汗,此为治之逆误,病必不愈;里阴证候当从外治,而反通下,亦为治之逆误,其病亦必不愈。攻,作“治”字讲;复,作“反”字解。

临证意义〕本条是指出百合病的治疗原则,即条文所谓的“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见阴攻阳”。而前几条所述的证治正是符合这一原则的。如第六条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证的治疗,口渴,即是在里的证候。用百合洗方渍水而外洗其身,是为从表而治,这就是“见於阴者,以阳法救之”之义。再如第八条的百合病病变发热的治法,发热,是为在表的证候,服用百合滑石散从里而治,是为治里的方法,这就是“见於阳者,以阴法救之”之义。如果违反了这一治疗原则,而误用发汗,或者攻下的方法,津液就会从外、从下而泄,津泄阴伤,虚热更甚,则百合病证加重不愈。


十、狐𧌒之为病(1),状如伤寒(2),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於喉为𧌒,蚀於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3)。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4)。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是论述狐𧌒病的证候及其病变在喉部的治疗。

(1)狐𧌒之为病:是热毒停积在幽阴之病。湿热之邪停积过久,则腐败气血而成为瘀浊,於是风化所腐,成为虫,这种虫是不被人之肉眼所见的。其为病,往往腐蚀在人体的阴幽晦暗之处,使其溃烂。

(2)状如伤寒:此病病变的初起类似伤寒,发病迅速。

(3)默默欲眠,……乍白,由于湿热之邪内蕴,变生之虫毒内扰,则宫卫运行不利,使其精神魂魄不宁,而出现心神不安、神态恍惚,默默想睡,但又不能闭目,睡了起来,起来睡下,不能安定;面目之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黑、一会儿变白等;湿热影响中焦,脾胃不和,则不思饮食、恶闻食臭。湿热虫毒腐蚀溃烂于喉部的,则为𧌒病;腐蚀溃烂于前后二阴的,则为狐病,总称则为狐𧌒病。

(4)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如果病在上部,蚀烂於喉,证见说话声音嘶哑者,用甘草泻心汤治疗。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解毒;干姜、半夏辛温和胃;人参、大枣、甘草甘温补中,共奏清热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且苦辛合化以杀虫。

临证意义〕本方甘草泻心汤苦辛合化、补泻兼用,为治狐𧌒病之蚀烂於喉方剂。今人用治口腔糜烂经年不愈的病人,颇有效验。


十一、蚀于下部则咽干(1),苦参汤洗之(2)。

苦参汤方

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次。

讲解〕本条为狐𧌒病变在前阴的治法。

(1)蚀于下部则咽干:下部,即指前阴部。如果湿热虫毒蚀於下部前阴,则前阴部腐蚀溃烂而咽喉干燥。此因足厥阴肝经循前阴上通于咽喉。下部邪热之气循经从下而上,冲於咽部所致。

(2)苦参汤洗之:治疗用苦参汤洗其前阴,苦参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洗之则湿热去,虫毒解,其病即愈。


十二、蚀於肛者,雄黄熏之。

雄黄熏法

雄黄

上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讲解〕本条为狐𧌒病变在后阴的治法。

湿热内蕴,虫毒腐蚀於后阴肛门为病,用燥湿杀虫之雄黄,烧之以熏其病处。

临证意义〕以上三条是论述狐𧌒病的证候,以及蚀於喉、前阴、后阴等部位的不同治法。由於病变的部位不同,所以治疗也不相同,但是除湿化热、解毒杀虫的目的是一致的。


十三、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1);七、八日,目四眦黑(2)。若能食者,脓已成也(3),赤小豆当归散主之(4)。

赤小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乾 当归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讲解〕本条论述狐𧌒病成脓的证治。

(1)病者脉数,……鸠眼:狐𧌒病,湿热郁遏,日久不宣,气机不畅,所以“微烦,默默但欲卧”;“脉数”是热盛的征象;由於热盛於里,迫津於外,所以“汗出”;“无热”,即是无寒热,说明没有表证,病不在表;“目赤如鸠眼”,鸠眼,是指眼睛色赤,犹如斑鸠之眼,这是由於热邪侵入血分。肝主藏血,开窍於目,血中之热由肝循经上注於目,故目赤如鸠眼。

(2)七、八日,目四眦黑:血热搏结,迁延七八日之久而不散,热瘀血腐,则病情进一步发展,两眼就会由色赤发展成为色黑。四眦,指两眼内外四眦,毗络色黑,即是表明血分热邪至深,热蒸血腐将成为痈脓的兆象。

(3)若能食者,脓已成也:由於病变未影响到中焦脾胃,所以能饮食。反过来,饮食正常,则病不在胃而限於局部,局部热蒸肉腐脓成。

(4)赤小豆当归散主之:脓成之狐𧌒,治疗当清利湿热,消痈排脓。赤小豆芽利湿消痈,清热排脓解毒;当归活血养血、祛瘀生新;浆水清凉解热、调和气血。

临证意义〕本条赤小豆当归散方,亦见於后第十六篇“近血”条,可参看。


十四、阳毒之为病(1),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2)。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3),升麻鳖甲汤主之(4)。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 当归一两 蜀椒炒去汗,一两 甘草二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雄黄半两,研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讲解〕本条是论述阳毒的证治和预后。

(1)阳毒之为病:阳毒病是一种感受疫疠之邪而引起的血分病证。由于邪气犯于阳分,着而在表的,所以称为“阳毒”。

(2)面赤斑斑如锦文,……脓血:疫毒血热上壅于面,所以面部赤色斑烂,犹如锦绢上的花纹;若聚滞于咽喉,咽喉不利,故疼痛;若疫毒腐败气血,化而成脓,所以口吐脓血。

(3)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是说病变时间短,病情较轻,病邪较浅,正气尚盛,治疗就容易;如果时间日久,往往病邪转盛,正气转弱,病情重着,治疗就难。

(4)升麻鳖甲汤主之:用升麻鳖甲汤治疗。升麻配以甘草、雄黄清热解毒,辟恶疗斑;鳖甲血肉有情,配以当归滋阴养血散瘀通脉;蜀椒禀纯阳之气,导火归元,下达命门,以降上壅之热。共凑清热解毒,散瘀疗斑之功。


十五、阴毒之为病(1),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2)。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3),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4)。

讲解〕本条是论述阴毒的证治和预后。

(1)阴毒之为病:阴毒同阳毒一样,也是感受了疫疠热毒所引起的血分病证。由于邪气侵于阴分,隐而在里,所以称为“阴毒”。

(2)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血分有病,疫疠热毒侵入血分,阻于脉络,脉络不通,瘀热搏结凝滞,血不能上荣其面目,所以面目色青;由于脉阻血瘀,周身经脉不利,所以遍身疼痛,犹如受棍棒之敲打;咽喉疼痛,是为邪结于此而不利所致。

(3)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五日正气不虚,邪轻位浅,治之尚易;七日正气不支,邪气重着,治之较难。以五、七日代表病程长短的意思。

(4)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升麻甘草清热解毒;鳖甲当归活血散瘀;去雄黄、蜀椒,是为阴毒病在阴分,不堪受用此辛热燥烈之品,以免重伤其阴气。

临证意义〕 1)以上二条为阴阳毒的证治和预后。阴毒和阳毒同为疫毒所引起的病变,二者虽然病变所在的部位、感邪的轻重、表现的证候都不尽相同,但同属疫疠热毒引起血分病证,总以升麻鳖甲汤一方进行治疗。方中雄黄、蜀椒理阳气之药,故阴毒去之。

2)“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说明早期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正所谓谨守病机,勿失其宜。

3)近代有人用升麻鳖甲汤加减治疗紫癜病、红斑性狼疮之属于热毒血瘀者,临床上可供参考。


小结

百合病是因为“百脉一宗,悉致其病”而命名。其发病原因,—部分是由于伤寒大病前后热邪熏烁肺阴所致,另一部分是由于七情之刺激所引起。

百合病之证状是:精神恍惚,神志不定——“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这一系列之证状,和《素问•疏五过论篇》里所说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正是相同。

从本篇所举百合病之“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证候方面来看,本病是属于肺经之阴虚燥热,在治法上用平剂调补、清解邪热,故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治疗本病。

狐𧌒病之起因,是一种温热之邪气停积过久,腐蒸气血成为瘀浊,腐蚀于人身幽阴之部位。其主要证状表现为神态恍惚之“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和病人之咽喉部以及前阴或后阴之蚀烂,所以本病在治法上是“清化湿热”“解毒杀虫”。如腐蚀在于咽喉部者,用甘草泻心汤;腐蚀见于前后阴部者,用苦参汤洗法或者是雄黄熏法。

阴阳毒病为一种疫疠之气伤人,有犯阴阳之不同,然总为邪毒令血壅结而致气机不得升降,其证状主要表现为“咽喉痛”、“面赤斑斑如锦文”或“面目青,身痛如被杖”,所以用解毒活血之升麻鳖甲汤为主,进行加减治疗。但是,在疫疠流行之际,因各地的气候不同,治法亦应有异,决不能执一方以统应之。

复习思考题

1.百合病的起因是什么?其主要证状表现有哪些?临床上应该怎样处理?

2.狐𧌒病有哪些治疗方法?临床上怎样运用?

3.阴阳毒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其临床表现又是什么?


电子版说明:

1、𧌒字属于生僻字,在某些电子系统下显示不出来,所以标题中该字用"惑"字代替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