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一章 中医喉科的源流和发展

一、原始社会至殷商时代(?〜公元前1066年)

尽管可以这样说:“有了人类,便有了医药。”但在原始社会时代没有文字记载,“伊昔古皇初,结绳致隆治”,毕竟有臆测之嫌。医学史家一再警告人们不要做缺乏根据和考据的总结。至于什么时候有文字记载的咽喉和它的疾病?什么时候开始懂得医护和专业人员的产生?那倒值得探讨的。

当殷商时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前,没有直接的文字可稽。到了此时,才开始有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中已有“龋”字,龋为齿病。

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221年)

甲骨文之后又有钟鼎文,于是医学也因文字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喉科病的记载也与日俱增地丰富起来。例如:《周礼》有“九窍之变”的病理描写。咽喉口腔当然在内。《墨子•亲自》有“喑”、“唫”两个喉科病。《庄子•楚庚》有:“儿子终日嗥而喧不嗄”。《尔雅》有“齯齿”的记载。

至于治疗、预防方面,也次第出现。如《山海经•北山经》中有:“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的治疗喉病。《山海经•中山经》有:“其上有木焉,名曰楄,……服之不㖶”的预防喉病等等。

写成于同一时代的《内经》,以医学专业文献姿态出现,当然对咽喉病讲得更详细了。如嗌痛、咽肿、嗌肿、嗌干、喉痹、喉塞、瘖、口糜、口疮、口喎唇胗、重舌、齿痛、龋齿等十多个病种。此外,还有许多生理、病理的论说,非但很丰富,而且至今中医学术完全根据它来发展和推进。如其说《内经》是中医理论方面的泉源,那末写成于同一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是给我们治疗方面的钥匙。且看该书中治疗喉科疾病的药物,基本上粗具规模了。如止哽噎的有蝼蛄,治喉舌肿的有络石,治龈肿的有郁李仁,还有通利九窍的有菖蒲、细辛、石钟乳、黑芝麻、空青、白青、蔓荆子、孔公蘖、通草、蜚蝱等。这些通利九窍的药物,治疗口腔咽喉病当然在内了。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韩)非,为人口吃”。这是最早认识到习惯性言语缺陷的记载。《史记•刺客列传》:“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可知当时已有为了化装而把喉音伪装嘶哑的技术。《难经•四十二难》:“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九节。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这是中国最早的咽喉、口腔的解剖,也可能是全世界的最早者。

三、秦至三国时代(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开始成立太医监。东汉(公元前24年〜公元220年)改为尚药监。从此有了比较精细的医事分科,计九科,其中有口齿科,咽喉包括在内。汉初,治疗咽喉病已有简单的手术。且看《淮南子•汜论训》中曾提到:“目中有疵,无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从此可证,在公元前非但已有喉科的手术,而且对手术更能审慎地选择适应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中大夫龋齿,臣(淳于)意灸其左太阳明脉,即为苦参汤”。这是我科最早一例介绍治疗的实况。《汉书•东方朔传》:“龃者,齿不正也,……唇腐齿落”。这是一例坏疽性口腔炎的最早报导。《后汉书•昌邑哀王贺传》:“我嗌痛,不能哭”。这里可以证实在公元前,我们早就知道声带休息对喉病的重要性。《后汉书•华佗传》:“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萍(艹齑)甚酸,可取三升饮之,病当自去”。《三国志》所载相同。惟“萍虀”作“蒜虀”。这是最早纪录了对喉科病具体治疗方法。但也有人认为下文还有“即如佗言,立吐一蛇”一语,目为寄生虫病而非喉科病。其实寄生虫病决无“咽塞”之理。即使承认有寄生虫病的并发,咽喉阻塞,毕竟还是主症。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已有咽中干、咽喉干燥、口干咽烂、咽痛、咽中伤生疮、咽中痛、其喉为痹、阳毒、阴毒、咽喉不利、如有炙脔、蚀于喉为惑,喉中水鸡声、声喝、口燥、坏齿等数症,是直接涉及喉科的。而且如甘草干姜汤、白虎汤、调胃承气汤、麻杏石甘汤、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酸枣仁汤、葶苈大枣汤、射干麻黄汤、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等十多张经方,至今还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如其《医籍考•方论》中谓张仲景还著有《口齿论》是可靠的话,那末在第三世纪初中国就已有咽喉专业文献了。

四、晋、六朝至隋、唐时代(公元265年〜907年)

晋《古事比•身体》:“魏泳之,生而唇缺,就殷荆州帐下医割补,百日不得笑语、惟食薄粥”。可知我们早在1,600年前已能做兔唇修补手术,而且是成功的。此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有不少气管和食道异物的介绍,并有许多取出异物的方法。六朝《齐书•萧坦之传》:“……语声嘶,时人号为萧痖”。这是一例并非疾病所致的嘶哑,可能是先天性。隋《诸病源候论》的出现,使整个中医事业又大大地推进了一歩,喉科当然也包括在内。它除了发展病因病理学说之外,更丰富了不少病种。第30卷全部是口腔与咽喉病,还有的口腔、喉科病,散见在各章各节中。唐《新唐书•百官志》:“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这里的口齿,也是包括喉科在內。《千金要方》除下卷六里讨论咽喉口齿外,还有散在性地见于其他各卷中。也是孙思邈第一人把头面器官病号称七窍病。在辨证方面他继承了《内经》学说,重视归经属脏,结合临床实践,予以总结推广,从而沿用到现在。同时他受到释教、道教的影响,更注意到机体本身的整体性与和周围环境的统一性。更有一个发展,是除了单一的重视内服药之外,更广泛地采用药物外治、手术、针灸、砭法、导引及食疗等多种手段,这也是唐代以前所少见的。还有如悬雍垂过长点擦食盐、急性喉阻塞的烟熏疗法等,也都是孙氏发明。《传信方》把华佗用白矾治疗急喉风、张仲景治疗“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用苦酒汤的两个方法,衍化出“皂荚,矾、米醋”同研作含漱剂来治疗喉痹。这对后人怎样利用古方的启发很大,其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一方一药的成就。

五、宋至金、元之间(公元960年〜1368年)

经过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在医学史上除了孟昶来点缀一下外,很少建树之后,宋代又开始大踏步地发展,从此一直到明、清。

自公元951年至公元1368年的417年中,辽、宋、金、元四个王朝先后犬牙交错地存在于华夏这块大地上。辽,已有植毛的牙刷,作为洁齿所用。宋,《元丰备对》:“太医局九科,……口齿兼咽喉科十人,……”最早的喉科在这时出现。成书于庆历间(1041—1048年)的《欧希范五脏图》,根据杨介介绍其内容谓:“喉中有窍三,一食一水一气,……。”则第一部实物描写的喉部解剖图,在11世纪已问世。《沈苏良方•论脏腑》:“又言人有水喉、食喉、气喉,亦谬也。世传欧希范真(原文多一真字)五脏图,亦画三喉,盖当时验之不审。……人但有喉二者而已。咽则纳饮食,喉则通气”。可知在11世纪对咽喉的解剖,已瞭如指掌了。《梦溪笔谈》十三卷:“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入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嗓叫子。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听讼者试取叫子,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获申”。在十一世纪,中国已有人工喉了。《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有汞锡银合金作为齿科填充剂的记载。《古事比•身体》:“南郡王义宣,舌短,涩于言论”。在这十一世纪里,就已发现了舌系带短而引起言语障碍的口腔病。楼钥在《攻媿集》中已谈到了种牙的历史。谓陆游有过“染鬚种齿笑人癡”的诗句。陆生殁于1125〜1210年,那末中国的镶牙矫形等齿科手术在那时就已开始了。张子和《儒门事亲》中第一个深入讨论扁桃体病变。“乳蛾”一名,也是张氏命名的。并首先提出“喉病八名”,以后什么喉风十六种、喉风十八症、喉风三十六种等,都是在张氏八名的题法之下产生的。他还使用纸捲成筒形,放入口内,再用筷子缚小钩,把误吞的异物取出。这是内腔镜钳取异物的创始人。《历代名医蒙求》,不但是医史,而且还是咽喉部(内含食道)取出异物及切开咽部脓肿的专业指导文献。其中“银匠下责”、“都料取钩”的巧妙取出咽喉部异物,和“草泽笔头”的咽喉部脓肿切开手术,都是巧夺天工的手法与技术,直到今天还有其启发和指导作用。《世医得效方》继张子和“喉病八名”之后提出“十八种喉风”,对后世的喉科学影响很大。元,医事分为十三科,第七位为口齿科,第八位为咽喉科。那时的咽喉科方才开始独立成科。

六、明、清时代至解放前夕(公元1368年〜1949年)

《明史•百官志》:“大医院掌医疗之法,凡医术各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之”。情况与元代相同,咽喉是独立成科。医学著作,在明朝是鼎盛时代。明初《普济方•身形》里口齿、咽喉科占有十三卷(58〜59卷口舌门,60〜64卷咽喉门,65〜70卷牙齿门)。比《普济方》晚39年出书的朝鲜巨著《医方类聚》,内有口齿咽喉也有七卷之多(71〜72卷牙齿门,74〜76½卷咽喉门,76½〜77卷口舌门)。《本草纲目》中1,892种药物,内626种单味药用来直接治疗咽喉口齿病的。内服或外用配伍成方剂的,尚不计在内。《口齿类要》是薛己在1604年写成的,虽然据称在此之前,尚有张仲景的《口齿论》,邵英俊的《口齿论》,释道济的《口齿玉泉论》,佚名氏的《排玉论》,冲和的《口齿论》,广陵王师的《口齿论》,佚名氏的《咽喉口齿论》和佚名氏的《疗口齿方》,但都已散佚无存,不见于世,所以本书为唯一到今天还存在的喉科最早一部专科书。《景岳全书》的“无病而喉窍紧塞,息难出入,不半日而紧塞愈甚。……问其喉,则无肿无痛也。观其貌,则面青目瞠,不能语也。闻其声,则喉窍之细如针,抽息之窘如线。伸颈挣命求救不堪之状,其可怜也”。这是急性喉梗阻第一篇最详细的症状描述。《黴疮秘录》:“喉㾌蚀鼻,发块上下,破烂孔窍”、“大肉已削,止存皮骨,且咽喉腐烂”、“咽喉损伤”……等,这是言由梅毒引起的对咽喉损害的第一个专论。《红炉点雪》的火病失音,是全世界最早讨论喉结核的文献。《解围元薮》的哑风,也是世界最早讨论喉麻风的文献。

清代首入关统治到鸦片战争的两百年中,医事制度又分九科,咽喉与口齿再度并合,故《杂病源流犀烛》谓之:“言咽喉则牙舌部多包于内”。至于民间的实际情况,则咽喉大多独立成科,口齿科在正规分科中逐渐消失。凡一般口腔粘膜病习惯上多属于内科或儿科,化脓性和牙周疾病则属外科。牙体疾病则另有草泽铃医(俗称大凉伞郎中)来担任。清代的确涌出了不少有名喉科专家,喉科著作也有一百多种,这种盛况为历来所未有。尤其是江苏省无锡尤氏的外用药与上海侯氏的擎拿,在整个喉科领域里起到极大的影响。《尤氏喉科》一书,是喉科领域里最有影响的大事,也是清代到今天喉科得以兴隆鼎盛的关键。尤氏在从明代嘉靖迄清代乾隆中约250年一个时期里祖孙、父子相传,一直到最后一代尤存隐。在此期间,尤氏历代把积累的多年经验写成此书,估计在公元1700〜1750年间逐渐趋于完整而到完稿。根据《尤氏喉科》:“牙关紧闭,口不能开,……用黄熟香削成凿子样,渐渐掭进牙缝,则牙渐开”。可知在1750年之前,中医已开始使用了开口器。

自明代吴又可写了《温疫论》后,对清代发展温病学说起了很大的推动,从而也促使喉痧的理论和治疗得以突飞猛进的提高。第一部猩红热专业书《疫痧草》在1801年问世。可知白喉与猩红热的认识之早,都处在全世界领先地位。

自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一百多年中,中医几受摧残。1914年南京政府实行废弃中医政策,中医中药事业濒于消亡。一方面取缔中医学校,另方面不给中医以合法地位。在当时取得开业资格的喉科医生,全国只有五人。

七、新中国成立以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本着:“提倡国民体育,推广卫生医药事业”的方针,中医中药事业有了新生。各省、市中医学院、中医学校相继成立,培养出大批中医、中药人员;出版很多中医药古籍及现代书籍,对于文献整理与经验交流,起了积极作用;全国大办中医医院,不少医院设有喉科,开创了中医史上新的一页。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