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十、用药不及

十、用药不及

临床疗效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在这方面,前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仲景之四逆汤,由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组成,有回阳救逆之功,主治阳衰阴盛所致的下利清谷,呕吐,恶寒,四肢厥逆,身体疼痛,脉微细或沉迟细弱之证。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而见脉微细欲绝,身反不恶寒者,此为阳衰阴盛,格阳于外。由于病情更加危重,故仲景在原方的基础上重用姜、附以回阳逐阴,通脉救逆。又如清瘟败毒饮原方中指出:“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中剂二两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钱至五钱,小剂二钱至四钱;川黄连大剂四钱至六钱,中剂二钱至四钱,小剂一钱至一钱半。”并指出:“六脉沉细而数者即用大剂,沉而数者,即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从上述可以看出,药物剂量的轻重,是与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病情重,病势急,药物用量宜大,如果用量轻了,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不仅控制不住病情的发展,反而贻误病机。①曹仁伯医案“肿胀”中写道:“湿热满三焦,每多肿胀之患,如邪势偏于上焦,小便必少。……然此病已久,尚盛于中上二焦。胡以中上二焦法施之,诸恙不减?或者病重药轻之故,故将前方制大其剂”(《清代名医医案精华》)。②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曾治一梁姓患者,住某医院,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症见高热,腹满微硬,哕声连续,目赤不闭,无汗,手足妄动,烦躁不宁,有欲狂之势,神昏谵语,四肢微厥,下利纯青黑水,脉沉数有力。前医屡用清热、解毒、养阴之剂治疗,病势有增无减。请蒲老诊治,认为此属温邪羁踞阳明,热结旁流之证,用小承气汤治之。服药后哕止便通,汗出厥回,神清热退,诸证豁然,再以养阴和胃之剂调理病愈(《蒲辅周医案》)。从本案可以看出,此病属热结阳明之里实热证,其证非轻,非攻下不可。而前医用一般清热、解毒、养阴之剂治疗,病重药轻,以致病势有增无减。除选方用药恰当外,还应注意方药剂型的选择使用。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圣济经》云:“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凡涤除邪气者,用汤为宜,伤寒之治,多先用汤者以此。”又云:“散者,取其渐渍而散解,其治在中。”李东垣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一般而言,汤剂、针剂等剂型,具有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的特点,主要用于急性病或大病、重病;丸剂、膏剂等剂型,由于吸收缓慢,不能迅速发挥药效,但有药力持久的优点,故主要用于慢性病。

同样,中药汤剂的煎法不妥,药效不能充分发挥,仍难收到疗效,如金石类、介类的石膏、磁石、牡蛎等不易溶出药性,宜先打碎、煮沸后15-30分钟,再下其它药物;含挥发性物质的芳香药如沉香、薄荷、肉桂等遇热易挥发药性,宜其它药物即将煎好时方下,煮3〜5分钟即可。其它有毒的川乌、草乌、附片等先煎,更不容忽视。医圣仲景用大承气汤,枳、朴先煎以增强行气导滞之力,硝、黄后煎以增强软坚荡涤之功,故治痞满燥实之阳明热结便秘腑实证,颇有效验。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这是颇有道理的。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