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十六、不善守法守方

十六、不善守法守方

守法守方,是慢性疾病能否缓缓得以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条论述医生失误的原因之一,就是胸无定见、立法选方朝寒暮热,忽攻又补,以致蹉跎失时,迁延日久,病况如故,或因杂药乱投而使病情日趋严重。

守法守方具有不可抵估的临床意义。例如,张子琳治一人,眩晕达六年之久,张依据脉证辨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虚风内动。初以平肝阳为主,补益肝肾为辅,重用白芍、菊花、蒺藜、石决明配枸杞、兔丝、生地;继以补益肾阴肾阳及平肝潜阳并重,以熟地易生地,加入杜仲、淫羊藿、苁蓉等补肾阳之品;后以补肾方剂为主,终至阴平阳秘而收全功。整个治疗过程,都未离开补益肝肾之法。患者坚持治疗两年有余,服药三百余剂。该病得愈,实得力于守法。吴鞠通谓:“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相者,丞相也。就是说内伤病要坐阵从容,胸有成竹,神机默运,善于守法守方,应万变而不变。岳美中更强调指出:“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外感病其来也急,其去也速,故宜宗仲景之法,药味少,剂量大,单刀直入以求速战速决,是谓有胆有识;内伤其来也渐,其去也缓,故宜宗东垣之法,药味多、剂量少,假以时日以待量积质变,是谓有方有守。

一般来说,下列两种情况需要守法守方:其一,慢性疾病如肺痨、虚劳、痹证、消渴等,以及现代医学所称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其二,急性疾病恢复期,病势已相对稳定,在进展期造成脏器组织的损伤有待修复;阴阳气血津液的消耗有待弥补。前者守法守方的目的是假以时日,积聚药力,有利于病邪及病理产物的彻底清除;后者守法守方的目的是假以时日,积聚药力,有利于病体的完全康复。

古今中医名辈都十分重视守法守方。正如肖德常先生所说:“慢性病治疗效果的好坏,关键是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治法对路,有方善守。治法正确固属重要,若不善于守方也是枉然。”

守法守方可分为连续守法守方与间歇守法守方两类。连续守法守方即初服药后不效,但仍不变原方而继服。如肖德常先生治一人,患肠炎年余,中西药无效。其症腹胀不痛,大便一日四五次,后重感,排气多,尿长,食可。肖老用真人养脏汤合桃花汤加减。头几剂,虽未见效,但亦无不适,遂嘱连服。服至21剂,患者后重除,排气减,大便复常而病愈。本例除辨证确切、立法遣方用药恰当外,坚持守方是治愈的一个关键因素。

间歇守法守方即服服停停,在固定的时间内,不变原方而服用。如肖德常先生曾治一婚后五年不孕的患者,证见面色青黄,肌肤甲错,形体瘦削。经来后期,量少色黑有块,腹痛剧烈,连及腰部,血下痛减,喜热思凉,舌暗红边有紫点,脉沉弦细而涩。诊为寒凝血瘀,用少腹逐瘀汤加减为治。嘱其经前十天始服,连服七剂,每月如此服法,患者共服五个月,上述症状逐减,月经正常,后停药而孕。

守法守方的内涵,主要是药物在体内的积累作用所致,即吸收的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显效,此其一;某些慢性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经过多次反复的病邪侵入,体内正不胜邪所致,故祛除病邪,恢复正气,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二剂药就能达到的,此其二。如果我们初用几剂,见其无效,(实则效果轻微,患者、医者皆觉察不出而已)便改弦易辙,更法换方,就会把治疗在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中止了,其结果必然罔效。不能坚持守法守方的障碍是病人“求愈心切”促使医生“求功心切”。临床上我们必须冷静的对待患者和疾病,对久虚积损之证,药投三剂而欲效,是不切合实际的。

当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守法守方的,下列三种情况一般不予应用。一是急性外感热病进展期,病邪盛、病情重、病势急、变化快。治疗应法随证变,药在病先。二是慢性病活动期,多因外邪及七情诸因素而触发,病情较复杂,治疗时应机动灵活,不宜守法守方。三是慢性杂病,虚实相间,寒热交错,治疗时不能久立一法,久服一方,应随疾病主次矛盾的不断转化而随机应变。

临床上,要做到“定见定守,历险阻而不移,起人于垂危之际”,实属不易。例如,现代名医吴佩恒治一患儿,患“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拟方白通汤加肉桂主之。服药一剂,热度稍降,烦乱止。断药已中病,仍服原方,并加大姜、附之量继进一剂。药后,当晚患儿出现整夜烦躁不宁,不能入睡。其父顿生疑惧,复请吴氏诊视。吴详查病情后,断定为“阴寒太盛,阳气太虚,药后阳虽得助,然病重药轻,药与邪攻,故复见烦情,嘱其“不必惊疑”,仍守原法治之,用大剂四逆汤加味,煎后频服。服后烦躁渐平,病得转机。这个病例启迪我们:“效”不更方易;“未效”不更方难;“貌似加重”不更方则尤难。即使是对证的方药,初进几剂,可能无任何效验显现,甚至可能发生“药邪相争”类似病情加重的反常现象。此时医生如果没有“定见”,缺乏“恍似乘舟破浪涛,把舵良工却不眩”的勇气,加之患者亲属疑窦丛生,惊惶不安,每致改弦更张,前功尽弃。

由此可知,“定见”是“定守”的先决条件。此“定见”又源于医者精湛的医疗技术,丰富的临证经验,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医疗作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诊治失误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六点:

其一、诊察欠于周详 诊察欠于周详为诊治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陈源生之阴虚伤寒案中所记:“我有一婶娘,孀居有年,素患痰饮,时感外邪,其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胸闷咳嗽,脉浮,既不缓亦不紧。再三思之,辨证为外感风寒,内停水饮,开了一付小青龙汤原方。那知药未尽剂即大汗出,胸闷咳嗽加重。叔祖父闻讯来诊,急投大剂真武汤救之。我当时还不明白错在什么地方,叔祖父说:“误在诊断不详,虚实未分,汝婶素多带下,阴精暗耗,兼尺中脉微,证属气阴两虚,凡是此证此脉断不可汗,仲景早有明示。小青龙汤虽有芍药、五味之缓,亦难任麻、桂、细辛之峻,加之药量过重,错上加错”。……我回答说:“婶娘是老辈,不便询其经带,尺中脉微,并未细切,既然初治药量已嫌过重,为何真武又须大剂?”叔祖父正言斥曰:“胸中易了,指下难明,切脉不真到未可厚非。但是,‘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难臆断’,《十问歌》忘记了吗?老辈子就该舍去问诊吗?治病岂能分亲疏?汝婶初治以重剂辛温解表,是犯虚虚之戒;药后大汗出,已有亡阳之兆,必得重剂真武汤救逆而冀安,所谓‘无粮之师,贵在速战’”。以上医案则说明四诊在诊察中缺一不可,仅仅缺于“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难臆断”而发生诊治失误。

其二、辨证失于精确 辨证失于精确也是诊治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王孟英之月经不调案记载:“壬寅春,邵小墀室,患汛愆。释医诊以为妊,广服保胎药,渐至腹胀跗肿,气逆碍卧,饮食不进。入夏延孟英视之,曰:血虚气滞,误补成胀也。先以黄连、厚朴、山楂、鸡内金、橘皮、大腹皮、枳实、茯苓、栀子、楝实、杏仁、紫菀、旋覆等药,稍佐参、术服之,气机旋运,胀去食安。渐入滋阴养血之治,数月经行而愈。”本案属血虚之证,“虚者补之”,法原不偾。何以服药而反成肿胀?盖虽为血虚,更兼气滞,该释医未辨出尚兼气滞,只一味补血,故仅致郁阻为害。

其三、方药不合病证 诊察已详,辨证亦确,而出现误治,其在于方药不合病证,或方合而药不精。如林佩琴之乳房溃脓案:“某氏,孀居。右乳溃脓,已穿六孔,左乳核坚抽痛,寒热食少,脉弦数。审为肝脾郁结,气血亏损,为疏济生归脾汤。其亲属云:‘前服归脾反痛奈何?’因检前方,芪、术皆炒用。予谓:‘此致痛之由也,改生用自效。彼疡医不谙药生熟耳。’三服寒热止,食进;前汤加瓜蒌、贝母、白芍、陈皮,五服右疮平,左核俱软,以前药为丸服而消。黄芪生用则补中,有宣通之力;若炙之则一于温补,于疮家不宜也。白术生用,则治死肌、长肌肉,炒用则能生脓作痛,溃疡忌之。”此案说明,为医者,不但要熟知医理,还须熟识药性及炮制方法。不然,诊治之时则功亏一篑。

其四、病家不能配合 病家在诊治中不遵医嘱而妄行,或自恃懂医而自行改动处方中药物,或自服他药,均可产生病家自误,致使病情骤变。如吴佩衡之之伤寒误去麻黄案:王某,男,42岁,干部。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呕,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薄白。此系风寒伤及太阳肌表所致。《内经》云:“其在皮毛者,汗而发之。”照仲景法,当以辛温发散以解表邪,拟麻黄汤加味主之。

麻黄6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法夏6克 防风6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嘱温服而卧,取汗自愈。殊料病者家属畏忌麻黄一药之温,恐燥热伤津,自行将药中麻黄减除,服一碗,未得汗。见其躁烦,热势反增,体温升至39.7℃。继服第二碗,则头痛如裂,身痛如被杖,恶寒较昨日更甚,疑为药不对症,邀余急往诊视。脉来浮紧急促,苔白腻,呼痛呻吟,虽言失治,幸喜表寒症型未变,释明其意,即嘱仍用原方,万不能再去麻黄。经照原方服药二次后,温覆而卧,稍倾汗出热退,表邪解,遂得脉静身凉而愈。总之,用药不在医家之喜恶,而在于审证之明确,有是证用是药,亦不可随意于病者对药味之喜恶,总以中病为标准。

其五、药物伪劣混杂 药物是医者治疗病证的武器。前人云:“用药如用兵。”药物的真伪、质量高次都直接影响诊治的效果,医生对此不得不十分重视。尤其社会上曾屡次出现贩卖假药案件。目前市售药材中也因种种原因出现差池。尽管在全国一些中药店恢复了中药的传统炮制和配方,但终属少数。著名医家金寿山谈到药材供应还存在着缺货现象,配方药材与处方所用药物有偏差,“处方上的大生地,其实给的是细生地,大枣其实是小枣。”另外药材修治不如法,“例如当归一药,归身味甜,归尾味辣,这是一尝就知道性味有所不同。现在药房里只给全当归,切作饮片,配方的时候,有时候归身抓得多,有时候归尾抓得多,假如是治妇女崩漏病,服用了全当归,而恰恰又是归尾多抓了一些,服药后出血更多了,这个责任到底归谁来负?”总之,临证时出现失误应将此做为一个因素来进行分析。

其六、药物煎服不当 药物的煎法和服法直接关系到诊治效果和避免药物中毒。由于各种原因,煎药与服药当不能合于中医的要求。如治一白疕病人,中药由人代煎,服十余付,仍无效。后病人自煎,仅三付即脱净屑片。因此,医生应将药物的煎服方法告诉病人,并应讲清药物先煎或后下的通俗道理,病人明白了药物的作用,自然会重视,也会避免出现诊治失误。

诊治失误固然是一件坏事,但是从失误中总结经验教训,正是深化辨证论治技能的一个途径。因为任何一个医生的成长都要经历这样一个有所失误到减少失误,以至救误的过程。然而,应正视失误,改正失误,方能成为一名高水平的临床中医师。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