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
昏厥
昏为迷暗,厥有短促突发和手足发凉之意。昏厥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证的病证。发病后常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如常人。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皆能引起昏厥,本篇仅介绍临床常见的因气、血、痰、食引起的昏厥。
〔病因病机〕
昏厥多因气、血、痰、食诸邪随逆气上壅,蒙蔽清窍;或因气血虚脱,不能上荣,神失所养,清窍失聪所致。
1.气厥 恼怒惊骇,神志过极,致气逆上壅心胸,阻塞清窍,而致卒然昏仆。此外,若元气素弱,又遇悲恐,或疲劳过度,致阳气消乏,气虚下陷,从而清阳不升,脑髓失养,也可突然昏厥。
2.血厥 肝阳素旺,又逢暴怒,以致血随气逆,气血上壅,清窍不利而厥;另外,久病血虚及产后或其它疾病失血过多,气随血脱,脑髓失养,也可发生昏厥。
3.痰厥 形盛气弱之人,嗜食酒酪甘肥之品,脾胃受伤,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气机不利,偶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蒙清窍,则可发为昏厥。
4.食厥 饮食不节,积滞内停,失于转输,气机受阻,以致窒闷而厥。此类情况常见于儿童,但成人饱食之后,骤逄恼怒,气逆夹食,食填中脘,上下痞膈,气机受阻,壅塞清窍,亦可致厥。
总之,昏厥的基本病机为气机逆乱,就五脏来说,涉及肝、脾、肺、心四脏,肝主气机的疏泄和条达,肝气郁则全身气血皆郁,肝气逆,全身气血也随之逆乱,气血并走于上,则昏不知人。若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气陷于下,血不上达,神明失养,可发为厥证。心主神明,昏厥则神明失用。故本证不论虚实,最终皆累及于心。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辨昏厥病因 辨明厥证的病因,是认识昏厥性质,指导治疗的关键,气厥虚证,平素病人体质虚弱,发病前有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饥饿受寒等诱因;血厥虚证,则与失血有关,多继发于大出血之后;气厥、血厥实证,病人形体壮实,发病多与精神刺激相关;痰厥好发于恣食肥甘,形体丰满,痰湿内盛之人;食厥多发于暴食之后。详细了解病史,察明病因,以便辨清证候。
2.辨昏厥虚实 昏厥为急危重证,治疗时必须辨明虚实,是昏厥辨证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实证表现为昏厥而气壅息粗,喉间痰鸣,牙关紧闭,脉多沉实或沉伏;虚证之昏厥,多表现为气息微弱,张口自汗,肤冷肢凉,脉沉细微。
(二)论治要点
厥证的治疗方法应分昏厥、醒后。昏厥时须辨虚实。虚证为神明内夺,治宜扶正固脱,实证为神识被蒙,治宜开窍醒神。醒后须审因论治:气滞者宜开郁,血瘀者宜活血,痰壅者宜豁痰,食滞者宜消导。气虚者,宜甘温补气为主,佐用养血。血虚者,宜补气养血兼用。昏厥时的治疗应准确、及时,醒后的治疗可以缓图。故重点介绍昏厥时的治疗要点。
1.开窍醒神 治疗神明清窍受阻致厥,是促使晕厥复苏急则治标的方法,此法主要由开窍、镇惊、豁痰药组成。开窍常用菖蒲、郁金、远志、冰片、麝香。镇惊常用硃砂、琥珀、珍珠、磁石。豁痰常用胆星、天竺黄、竹沥、半夏。服药前一般先针刺人中、内关、百会、十宣等穴,或用搐鼻散取嚏。后灌苏合香丸。神识仍不清醒者,可选用上述开窍醒神药调治。
2.扶正固脱 治气血不得上荣,神明清窍失聪致厥。此法主要是补气固脱,如人参、党参、黄芪等。气虚导致阳虚者,宜配用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血脱者,宜配用当归、白芍。
(三)常见证治
1.气厥
(1)实证:
证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气粗,或四肢厥冷,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治法:顺气开郁,
方例:五磨饮子加减。
(2)虚证:
证候: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微。
治法:补气回阳。
方例: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
证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多沉弦。
治法:活血顺气。
方例:通瘀煎。
(2)虚证:
证候: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目陷口张,自汗肤冷,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
治法:补养气血。
方例: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荣汤。
3.痰厥
证候: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象沉滑。
治法:行气豁痰。
方例:导痰汤。
4.食厥
证候:暴饮过食之后,突然昏厥,气息窒塞,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脉象滑实。
治法:和中消导。
方例:神术散合保和丸。
(四)临证权变
1.气厥实证,若肝阳偏亢,症见头晕、头痛、面赤升火者,加钩藤、石决明、磁石平肝潜阳;痰多气壅者,加胆星、贝母、竹沥、橘红等导痰涤浊;若醒后时时啼哭,哭笑无常者,加远志、茯神、丹参、酸枣仁等安神定志。本证常因精神刺激反复发作,因此,平时可常服逍遥散以理气达郁,调和肝脾,防止复发。
2.气厥虚证,若表虚自汗者,可于四味回阳饮中加黄芪、白术以固表;若汗出不止者,可加龙骨、牡蛎固表止汗:若纳食不香,咳嗽痰多者,可加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等以健脾化痰;若心悸不宁,可加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气虚厥证也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平时可常服香砂六君子丸,以防其复发。另外,也可加用甘麦大枣汤,合前方心脾同治,可加强疗效。
3.血厥实证,兼有急躁易怒,少寐多梦者,可加钩藤、石决明、龙胆草、丹皮、远志、菖蒲等平肝潜阳、清肝宁神。若肝阳未平,眩晕头痛者,可在主方中加菊花、珍珠母、枸杞子等以育阴潜阳。
4.血厥虚证,若出血不止者,可在主方中加仙鹤草、藕节、侧柏叶以止血;若自汗肤冷,呼吸微弱者,可加附子、干姜等以温阳;若心悸少寐者,可加龙眼肉、远志、酸枣仁以养心安神;若口干少津者,可加麦冬、石斛、玉竹、北沙参等以养胃生津。
5.痰厥若痰气壅盛,可于导痰汤中加苏子、白芥子以化痰降气;若痰湿化热,症见口干便秘,苔黄膩,脉滑数者,可加黄芩、栀子、竹茹、瓜蒌仁等以清热降火。
6.食厥兼腹胀而大便不通者,可用小承气汤通腑导滞。
〔调护〕
1.发现昏厥病人,一定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分析造成昏厥的原因,给予恰当处置。若喉间痰鸣者,要及时吸痰,防止窒息死亡。
2.昏厥苏醒后,切勿疏忽大意,仍应严密观察,防止再次发生。卧室要保持安静,避免给病员精神或身体以任何强烈的不良刺激,治疗护理工作应尽量集中操作,以免多次扰动病员。
3.昏厥久而不醒,即属昏迷,可按昏迷进行调护。
4.给予病员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吃油腻生痰及辛辣动火的食物。
〔应用例案〕
例一、陈茂初,年壮体强,早膳后忽然胸膈大痛,叫喊数声,卧地不省人事,四肢逆冷,身体仍温。余诊尺脉虽无两寸关甚坚,且面色未变,喉无痰声,如此卒暴之恙,决非中风、中寒、中气之症。意揣食前无恙,食后即胸膈做痛,盖胸中阳位,食物犹在贲门,阻遏阳气不得下行,合乎尺脉不至,古人原有食厥之条,当作中食之症。至于治法,有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之训,于是烧盐30克,煎水一碗灌之,涌出痰食二升而愈。(《谢映庐医案》)
按:本例属食厥,病起食后,饮食内停,不得输化,致使上下痞膈,气机不通,窒闷而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其高者,因而越之”,故用盐汤探吐,俾积滞尽除,气机调畅,故霍然而愈。
例二、陈某,男,九十二岁。某日蹲地修理水桶,起立时突然晕倒,幸其子在旁,扶坐椅上,以盐汤灌之,倾刻间,上则呕吐痰沫,下则大便失禁,势甚危急,邀余往诊。见其唇青面苍白,舌苔薄白,舌质淡红,呼吸气短,大便失禁,脉息右微弱如丝,往来不续,按之则散,四肢厥,鼻准冷,惟额尚温。本证因年老阳气已衰,操劳过度,以致元气下陷,真阳不固,成为虚脱。幸头汗未出,急须固守真阳,冀能转机。拟先投大剂桂附理中温补以固守元阳,再图良法。处方:
潞党参15克 炒白术9克 炮干姜9克 炙甘草4.5克 炮附子9克 上油桂3克 生姜3克 大枣5枚 水煎分三次服,每隔二小时服一次。
复诊:次晨六脉和缓,长而有力,手足转温,大便已能自禁,精神安定,能坐起,略进饮食。再拟健胃剂以善其后。处方:
潞党参9克 炒白术9克 炮干姜6克 炙甘草3克 炒淮药15克 生姜3克 大枣3枚 水煎分三次服。(《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
按:本例患者年迈气衰,劳碌太过,以致气机一时逆乱,元气陷下,清阳不展,神明失守,发为虚脱。倘按厥证归类,当属气厥虚证。病发后,若急令静卧,治以温补,其病可痊,而令其倚坐,妄用吐法,致使正气更伤,病势益笃,此属护理与治疗之不当,临床之中颇值鉴戒。
〔简便验方〕
1.生姜9克,生白矾3克。
捣成糊状,加水适量,向患者口中徐徐灌下。适用于痰厥。
资料荣源:《新中医》1977.2.
2.玳瑁片3克,珍珠母30克(先下),辰麦冬9克,寒水石30克,蛇含石30克,硃茯神12克,天竺黄9克,陈胆星9克,川雅连2.4克,远志肉4.5克,干菖蒲4.5克,活磁石30克(先下),白金丸9克(吞服)。
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发作性昏厥。
资料来源:《千家妙方》战士出版社1982.7.
3.牛黄0.6克,胆星3克,硃砂1.5克,雄黄0.8克,天竺黄4.5克,甘草3克。
甘草研细末去渣,和诸药共研匀。五岁以上者服0.6克,以下者0.4克,一日三服,白水送下。适用于乙脑高热昏厥。
资料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3.
〔文献摘录〕
《灵枢•五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石室秘录•厥证》:“人有忽然发厥,口不能言,眼闭手撒,喉中作酣声,痰气甚盛,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而死者,此厥多犯神明,然亦因素有痰气而发也。”
《证治准绳•诸中门》:“中食之证,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状似中风,皆因饮食过饱,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气恼,以致填塞胸中,胃气有所不行,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此内伤之至重者。”
《医学纲目•癫癇》:“凡癫病及中风、中寒、中暑、中温、气厥、尸厥,而晕眩倒仆、不省人事者,皆由邪气逆上阳分,而乱于头中也。……邪气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无知,仆倒于地也。”
《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血厥之证有二,以血脱血逆皆能厥也,血脱如大崩大吐或产血尽脱,故致卒仆暴死。…血逆者,即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谓。”
《张氏医通•厥》:“今人多不知厥证,而皆指为中风也。夫中风者,病多经络之受伤;厥逆者,直因精气之内夺。表里虚实,病情当辨,名义不正,无怪其以风治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