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发热待诊

刘玉堂,男,31 岁,铁厂工人,1984 年 5 月 28 日会诊,患者以“发热待诊”入院 3 日,从 5 月 16 日起,每日下午 3~8 时高热 40 °C 不退,已半月。滴注红霉素,服银翘白虎无效,请中医协治。询知患者于半月前感寒发病,初病全身骨节、肌肉酸疼,项背强急,不渴,打针服中药无效,各项检查无异常发现。1 周后变为有规律发热,过时便逐渐减轻。发热时眉棱骨痛,先寒战,后高热,有如疟状。烧退后头晕,夜间盗汗,口苦、咽干、呕逆目眩、便燥,舌灰厚腻,舌中裂纹,脉沉滑数。脉证合参,考虑今年夏行秋令,岁气偏凉,症本寒邪束表,初治见热治热,过用寒凉,致遏邪不得外透,渐入少阳、阳明,表寒未罢,里热初结,予大柴胡汤兩解之:

柴胡 125 克,黄芩 30 克,半夏 60 克,赤芍、大黄、枳实各 30 克,鲜生姜 30 克(切),二煎混匀,准于正午 12 时顿服 1 剂,患者于 11 时 50 分服药,药后全身躁热,约 10 分钟后得畅汗,半小时后便通,热退痛止,诸症均愈,出院。

按:伤寒方治病,只要辨证准确,多有覆杯而愈之效。伤寒方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按 80 年代初,考古发现之汉代度量衡制,汉代 1 两,为今之 15.625g,则用伤寒方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准,这是仲景经方的基础有效剂量(参见本书末篇)。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