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

一、县党校老乔之妻,60 岁,1987 年 6 月 7 日诊。矮胖体型,风湿性关节炎久延,双膝肿大如斗,多次抽水,激素穴注,反复发作,3 年不愈。股胫变细,状如鹤膝。脚不能着地,局部皮肤绷急紫黯,摸之如冰,神情疲惫,气怯畏寒,脉迟细,58 次/分。近月余,因血沉高,考虑关节结核,抗痨亦乏效。症属高年久病,气阳虚衰,不能运湿,湿流关节,已成鹤膝风症。选阳和汤加生芪五苓,益气温阳化湿:

生芪 45 克,熟地 30 克,麻黄 3 克,白芥子 10 克(炒研),鹿角霜 30 克,油桂、姜炭各 5 克,桂枝 10 克,白术、茯苓各 30 克,猪苓、泽泻各 10 克,生苡仁 30 克,苍术 15 克,川牛膝 30 克,炙草 10 克。

上方连服 5 剂而愈,追访 l 年未发。

二、装卸工温宝兴之妻,62 岁,1988 年 2 月 3 日初诊:车祸致右下肢骨折年余,右膝半月板损伤,近 3 月肿如斗,剧痛,彻夜嚎哭,焮热肿痛不可近,卧床不起已 2 月。今日化验:白细胞 19500,中性 90,继发感染,积液。舌红中黄,脉沉滑数实。拟清热解毒,化瘀利湿:

1.忍冬藤 120 克,生苡仁 30 克,苍术、黄柏各 15 克,川牛膝 30 克,蚤休、丹参、当归、元参、夏枯草、骨碎补各 30 克,桃红、白芷、甘草、乳没、车前子各 10 克,白酒 100 毫升,冷水泡 1 小时,急火煮沸 10 分钟,2 次分服,3 剂。

2.白芷 240 克(研粉),酒煮为糊,分作 2 包,趁热交替贴敷膝部。

2 月 6 日二诊:肿消强半,痛止,局部出现皱纹。脘胀,不甚思食,腰困如折,脉滑。毕竟年过 6 旬,一诊方寒凉过甚,有碍中焦气机升降。改投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下病治上,益气行水,加肾四味鼓舞肾气:

生芪 45 克,防己 12 克,四妙去黄柏(生苡仁 45 克,苍术 15 克,川牛膝 30 克),桂枝 10 克,白术、茯苓各 30 克,猪苓、泽泻、车前子、甘草各 10 克,木瓜 30 克,肾四味各 18 克,白芷 10 克,外敷同前,3 剂。

2 月 9 日探视,肿全消,已可扶杖步行。

三、刘老汉,76 岁,铁厂李建明之岳叔,1983 年 5 月 17 日初诊:60 岁时深秋涉水过河,寒湿入骨,患双膝关节肿痛达 16 年。近日外感引发宿疾,双膝关节肿痛积液 50 天。用风湿宁 1 号,强的松 30 余日,肿势日重。双膝肿大如斗,憋胀难忍,曾抽取透明胶粘液体 400 毫升,旋抽旋肿。左腿强直,不能打弯,卧床不起已 1 月。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寸脉极弱。曾服四妙、五苓合方无效。

患者年逾古稀,脾胃气衰,饮食入胃不化精微,湿浊下流,聚于关窍。傅山先生云:“凡治下焦病,用本药不愈者,须从上治之。”即《内经》“下病上取”之义。盖脾主四肢,主运湿而恶湿。高年久病体弱之人,中焦脾胃气虚,则聚湿成水,下流关节,用补气升提之法,益气健脾而运湿,气旺则周流全身,而水湿得化,亦即“气能化水”之理。遂拟一方,令服 5 剂:

生芪 45 克,防己 12 克,桂枝 10 克,赤芍 15 克,川芎 10 克,苡仁 45 克,茯苓 30 克,泽泻、独活各 15 克,白术 30 克,炙草 10 克,白芷 10 克,鲜生姜 5 片,枣 6 枚。

5 月 23 日二诊:上药服 2 剂后,小便畅通,日夜约 2000 毫升以上,肿减强半,可以扶杖出游。5 剂服完肿痛全消,已参加田间劳作。唯觉气怯腰困,是老年肾气已衰,原方加红参 10 克(另炖),肾四味 120 克,胡桃 4 枚,又服 5 剂,追访 4 年,健康逾于往年。

四、文化局长段焕忠,70 岁,1982 年 2 月 17 日诊。双膝关节积液,月余卧床不起。先用强的松龙关节腔注射不效,后服中药清利湿热之剂,5 剂后不能起床。气短自汗,畏寒腰痛,面色苍白无华,脉沉弱。局部虽扪之灼热,然小便余沥,夜尿频多。一派肾阳虚衰征象,此宜治本:

生芪 45 克,熟地 30 克,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萸肉各 10 克,附子、油桂、牛膝、车前子各 10 克,肾四味 120 克。

以济生肾气汤加生芪、红参、肾四味,温补脾肾之阳而化湿,一方守服 10 剂,诸症均愈。追访 5 年未复发。

按:余治上症,不下 200 例。症情大同小异,症型不出以上 4 类,皆从调燮整体气化入手,得以根治。

一切水湿停聚为患诸症,皆因“气不化水”。气、阳为生命的动力,气统血,亦统水,阳统阴,阳化气。肾阳(命门真火)为气化之根。下部水湿停聚,上气必虚——肺主一身大气,又主通调水道;脾胃为中气,主运化水湿,又是三焦气化的枢纽,故下病治上。重用生芪 45 克(已故温碧泉老师经验,有明显的利尿行水效用)补中上之气,气旺则周流全身,气行则水行,水湿自去。脾虚者合五苓红参四妙去黄柏(一切甘寒、苦寒药,有碍脾阳,不用)益气健脾运湿;瘀阻气血者,加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水;卫气闭塞者,少加麻黄宣肺以通水道;整体虚衰者,阳和汤合五苓,加生芪 45 克、防己 12 克,和阳消阴;阳虚甚者,济生肾气汤加生芪,益命火以消阴翳;方药对症而收效甚微,必是局部冰结不化,加油桂开冰解冻;久延不愈而见腰困、膝软、头眩,加肾四味鼓舞肾气而治本;急性感染期,热毒有内攻之势,攻毒不可迟疑。热毒结于局部,暂用清热解毒利湿,中病即止,勿伤中上之阳,反使水湿凝结难化。

外用白酒点燃煮白芷为糊,热敷局部,活血化瘀通窍祛湿,急性期收效甚速。此为近贤经验,不敢掠美。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