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目疾八则

一、暴盲

司机赵阳光妹,21 岁,1979 年 11 月 20 日初诊:左眼突然失明 31 天,外观无异常。本院眼科查:“视神经乳头水肿,玻璃体混浊。”头眩,前额痛,五心烦热、腰困如折。月经逾期不行,脉细涩不上寸。舌红少津,边尖瘀点密集。见症为瘀阻上窍。肝开窍于目,且得血则能视,瘀阻于上,目不得血,故盲。五心烦热,腰困,为肝肾阴虚的据。予滋养肝肾,化瘀通络:

粉葛根 60 克,枸杞子、菟丝子、车前子、覆盆子、五味子各 10 克,决明子、茺蔚子、当归、丹参、活磁石各 30 克,桃仁 12 克,红花、菖蒲各 10 克。

11 月 23 日二诊:药后月经畅行。额痛愈,头部已觉清爽,患目已有些许视力,但觉眼前红云一片,视灯泡如一红球。两寸细涩,药既中病,守方继服 3 剂。

11 月 26 日三诊:经行 4 日,下块屑状黑血甚多,患目已能视物,昏糊不清,再服 3 剂。

11 月 29 日四诊:远视已正常,近视昏花,视一为二,六脉弦数。已属五脏精华不能上注,神光失敛,侧重滋养肝肾。

枸杞子、菟丝子各 30 克,五味子 15 克,车前子、覆盆子各 10 克,决明子、茺蔚子、山萸肉、活磁石各 30 克,夜明砂(包)、菖蒲各 10 克。

上方共服 7 剂而愈。

二、中心视网膜炎

水峪信用社干部王某,男,31 岁,1983 年 6 月 18 日初诊:患左眼中心视网膜炎,眼底水肿 2 月余。服龙胆泻肝汤 12 剂后,视物昏糊更甚,视一为二,眼前黑星迸射。目珠夜痛,腰困膝冷,舌尖生疮灼痛,脉洪大而软。本属肝肾阴亏,龙火不藏,误用苦寒直折,致龙火上奔无制。予引火汤加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小量油桂引火归原:

九地 90 克,盐巴戟肉、天麦冬、活磁石各 30 克,云苓 18 克,五味子 6 克,油桂 1.5 克(米丸先吞),3 剂。

6 月 21 日二诊:膝已暖,舌疮退,目珠已不夜痛,视物已无歧象,但仍昏糊不清。目病治肝,本属正治,唯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肾为先天之本而主藏精。顽症痼疾,求之于肾。上方九地减半,加肾四味 60 克,夜明砂、车前子、菖蒲各 10 克,密蒙花 15 克。

上方无甚大变,中途胃呆,加砂仁 10 克,与九地拌捣去其滋腻。共服 39 剂,于 10 月 24 日痊愈。

三、目疾横行奇症

建材厂老会计赵炳章,66 岁,1976 年 10 月 4 日晨,于田间散步,忽觉昏眩,失足跌落渠内。经人救起后即视一为二,欲挣扎回家,迈步即如螃蟹之横向行走,不由自主。其子闻讯赶来,引领回家,仍不能直行,遂背回家中。脉象空大而数,舌光红无苔。追询病史,则头晕目糊,腰困膝软已多年,近日辅导会计上作,内伤劳倦,即见上症。背赴医院检查,心率、血压、脑电图均正常,唯仍不能直行,看人、看物,仍是两三个重影。《内经》有“精散则视岐”之论,因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故目又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化。“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灵枢·大惑论)其不能直行,则是督脉空虚,失去平衡、定向能力之故。肾督为病,非血肉有情难为功。遂拟一方,填肾督而敛精气:

九地 30 克,鹿角胶 15 克(化入),胎盘粉 5 克(冲),鹿茸粉 3 克(冲),五味子 10 克,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胡桃肉、生龙牡、活磁石各 30 克,红参 10 克(另炖),5 剂。

10 月 10 日,诸症均愈,其多年之眩晕、多尿、腰闲如折、步态蹒跚,竟亦治愈。嘱原方去金石药,加三倍量,制蜜丸服,培补肾督元气。

四、秋季结膜炎重症

1979 年秋,灵石南关一带结膜炎急性流行,有的学校一度停课。挚友张坊林之女梅梅,13 岁,染病后病情奇重。初起痒痛难忍,热泪如注。次日,上下眼睑不能睁。撑起其上下眼皮,只见一团泡状血红肉团,充塞全眼,看不到眼球。泪液带有脓性、血性、稠粘分泌物,与盲人无异。饮食需人喂,行动需人引领,又恐致盲,哭闹不休已 5 日。我院眼科拟行手术剥离,恐日久引起角膜病变。家长恐出意外,来中医科求治。诊脉滑数搏指,苔黄厚燥,头部蒸蒸汗出,大渴喜冷,5 日不便,溲若浓茶、灼痛,混身燥热难耐。“红眼病”大流行,必有时毒疫气。两睑属脾胃,白睛属肺,内眦属心。见证属风热疫毒,犯肺侵脾,热毒炽盛,深入血分,热结肠胃。拟普济消毒饮加味,清热解毒,表里双解,急症急治:

板蓝根、二花、公英、连翘、元参各 30 克,透明生石膏 90 克,酒芩、黄连各 10 克,丹皮、紫草各 15 克,柴胡、升麻、桔梗、薄荷、马勃、僵蚕、牛子、陈皮、大黄酒浸、甘草各

10 克,上方 2 剂,冷水浸泡 1 小时,急火煮沸 10 分钟,3 次分服,3 小时 1 次,日夜不停。

次日下午,坊林来告,患孩服药 2 次后,大便通,热痛止,又得全身出汗,肿胀随消。今中午服完最后一次药,“肉团”亦已消失不见,已能睁眼视物。东垣先生此方,原治大头瘟毒。金元时期,战乱频仍,疫毒流行,先生此方救人无数。余用此方加味,凡在上之风热疫毒,如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头、耳部疮毒等,投治立效。唯需制大其剂,重加清热解毒群药,虽被讥为“广络原野”,但既能愈疾,职责已尽,不计毁誉。

五、夜盲

1993 年 5 月 27 日,治矿业公司修理工李玉福,31 岁。入暮目昏半年,用鱼肝油乳剂、明目地黄丸、食猪羊肝均无效。近 1 月来,至下午 3 时后,视物即成模糊一片,因踏错台阶而摔伤右臂。诊见患者白睛如鸠目,头晕睛胀,目珠夜痛,眼干涩,急躁易怒,腰困如折。脉弦而数,舌红无苔。询知患者因事不遂心,气恼日久,肝郁化火,下吸肾阴,致肝肾阴虚火亢而成上症。予栀菊八味合丹栀逍遥合方化裁:

生熟地、枸杞子各 30 克,山药、云苓、丹皮、山萸肉、泽泻、菊花各 10 克,柴胡 10 克,当归、白芍各 25 克,苍术(制)、焦栀子、菖蒲各 10 克,夜明砂 12 克(包),夏枯草

30 克,甘草、煨姜各 10 克。

上药连服 5 剂,诸症均愈。杞菊八味,滋肝肾之阴精;丹栀逍遥,解肝经之郁火;夏枯草清肝热而止目珠夜痛;夜明砂、苍术为雀目专药;骨碎补苦温性润,补肝肾而退鸠目,引浮火归原;菖蒲芳香启窍,前人经验,可引补药,上达于目。用丹栀逍遥,煨姜不可少,苍术米泔浸,则不伤胃阴,意在顾护脾胃。

六、目疾过用苦寒致变

某公司女副主任,38 岁。1983 年 6 月 27 日夜半,左目暴盲。11 月 7 日,入某眼科医院,诊为“中心视网膜络膜炎,视乳头水肿,灰斑病灶形成”。住院 3 个月,服“冠 1”加板蓝根、栀子、龙胆草、谷精草大方 90 剂,直视视力 0.3。食少便溏,遗尿不禁。经治 8 个多月,未见好转。现症,气喘自汗,腰困如折,遗尿不禁。每日小便 30 次以上,偶一咳嗽即遗尿,每日换内裤 5 次以上。原为瘦高体型,1982 年 3 月以后,异常发胖,体重 80 公斤,精力反大不如昔。怠惰思卧,畏寒不渴,口干而不能饮,饮水则呕涎沫。腰膝酸楚,脉象迟弱,舌淡胖而润。

据上证情,患者素体阳虚湿盛,因治目疾苦寒过剂,重伤脾肾之阳。以其命火衰微不主温煦,故畏寒;釜底无火,故食少化艰;火衰不能统束膀胱,故遗尿不禁;肾之精气衰,不能纳气归根,故喘。此证寒象毕露,一派阴霾用事。虽有目疾多火忌用温热之训,乃言一般。此证既已寒化、虚化,则温阳补虚,乃属治本之举。遂拟温氏奔豚汤小剂(附子,油桂,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怀牛膝,红参,炙草)加肾四味各 15 克,供患者酌定。此后余受命筹组中医院,头绪纷繁,早已忘怀。10 月下旬,路遇其夫,始知余留方之后,患者曾向多人请教,疑信参半,后大胆购药一剂,试服之后,当日小便次数大为减少,遂吃吃停停,共服 15 剂,诸症均退,视力恢复,视野扩大。仍在继续服药中。

七、老年性白内障

田玉林,女,61 岁,人行退休干部,1993 年 9 月 17 日初诊:经县医院眼科检查,患双目白内障二期已半年,经用滴眼剂无效。黄昏后即因视力模糊,不敢外出。头晕而痛,目珠夜痛,口干烦躁,腰膝酸软,体质素虚。45 岁时,曾患乙肝,55 岁后境遇坎坷,精神郁闷。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肝肾阴虚夹瘀。予补益肝肾,明目退翳,佐以活血化瘀:

熟地、首乌、刺蒺藜、当归、赤白芍、枸杞子各 15 克,夜明砂(包)、桃仁、红花、菊花、川芎、菖蒲各 10 克,夏枯草、沙苑子、决明子、生石决明、谷精草、活磁石各 30 克,柴胡 6 克,蝉衣 10 克,甘草 5 克。

上药服 10 剂,头晕痛、目珠夜痛已止。效不更方,又服 10 剂,以药渣煎汤熏洗双目,肉眼观察,混浊的晶体,大为清晰,夜晚外出也亦可看清道路。原方又服 7 剂,经县医院复查,为正常晶体,痊愈。追访 5 年未复发。

按:老年性白内障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肾主藏精,肝主藏血而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故本病关键在肝肾之虚。以杞菊八味、四物汤滋养肝肾,加大队明目退翳群药,化裁加减,曾治多例早期白内障,均获治愈,故定名“明目退翳汤”。舌红无苔者,重用熟地;腰困重者合肾四味;脾虚不受补者加砂仁、焦三仙助运化;接近成熟期者刺蒺藜加至 30 克。方中尤以沙苑子为补虚退翳要药,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此药含有与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密切相关之必需微量元素,如造血不可缺少之铁,内分泌激素的关键成分锌和锰,特别是含有相当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及抗衰老抗癌作用。夜明砂为蝙蝠之干燥粪便,明目退翳是其专长。刺蒺藜又名白蒺藜,善行善破,专入肺肝,宣肺之滞,疏肝之瘀,最善磨翳。其余蝉衣、菊花、石决明、决明子,皆明目退翳之品。诸 药相合,其功甚著。

八、目疾辨证偶得

裴 x,女,26 岁,1987 年 10 月 27 日诊,昨因办户口遇到麻烦,心中急躁,顿觉火气上攻,右目涩痛。入夜,下睑缘靠近目内眦处,生一麦粒肿,痒痛欲作脓,脉沉,口苦。

考五官为五脏之上窍,肝开窍于目,故目病多治肝。眼科五轮学说,又把各部分属五脏:瞳神属肾,瞳属肝,白睛属肺,目眦属心,目睑属脾。今病生于睑,则根在脾。询之,平素多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滞于肌肤则为痈肿,此为痰从热化之外证。脾与胃相表里,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今既化热,当从胃论治。其次,麦粒肿靠近目内眦缘,眦属心,又与心火暴盛有关;事不遂心,肝气内郁,木来克土,故病生于睑。脉沉者,郁也。痒者,外受风邪也。口苦为化火之象。选清脾饮加柴胡、白芷、皂刺为治:膏芩清肺胃,柴芩和肝胆,栀仁去心火。气有余便是火,枳壳降气导热下行。防风薄荷,去风解表,赤芍活血,陈皮藿香化痰辟秽,升麻甘草白芷皂刺,引药直达病所,解毒消痈,已成即溃,未成即消。

上药煎成,趁热先熏患处,待温顿服。连进 2 剂,麦粒肿消散而愈。方如下:

透明生石膏 30 克,防风、甘草、枳壳、柴胡、酒芩、栀子仁、升麻、薄荷、赤芍、陈皮、藿香叶、皂刺、白芷各 10 克。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