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十一章 润燥剂

〔自学时数〕2学时

〔面授时数〕1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润燥剂的含义、分类、适应证及使用时注意事项。

2.掌握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杏苏散的组成、功效、主治,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3.掌握杏苏散与桑菊饮,清燥救肺汤与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与补肺阿胶汤之间的异同。

凡用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燥邪,或滋养润燥的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燥证有外燥和内燥之分。外燥是外感秋令燥邪所发生的病证,但由于燥邪有温凉的差异,感邪后所表现的证候又各有不同,因而,外燥又有凉燥与温燥之别。内燥属于内脏津液亏损的病证,多因攻伐太过,过服辛热,以及房劳致虚等因素,使真阴耗损而成内燥证。从发病部位而论,内燥又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区分。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的原则,治疗燥证当用润燥法。然而,由于发病的原因不同,其中外燥宜轻宣,内燥宜滋润。所以,本类方剂,可分为轻宣润燥和滋润内燥两类。

治燥剂多由滋腻的药物组成,易于助湿碍胃,凡是素体多湿,脾胃虚弱者忌用;至于辛香、苦燥等易于耗气伤津之品,则非燥证之所宜。燥邪易伤津化热,化热后反更伤津,故在治燥剂中常配伍甘寒凉润养阴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