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是由风邪为主的四时不正之气所引起的一种外感性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特征。若病情较重,并有流行趋势者,为时行感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特别是气候变化,寒湿失调之时易于发病。而年幼体弱的小儿更易罹患。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脾胃不健,神气怯弱,患病后易产生挟痰、挟滞、挟惊等证。
小儿在患一些常见急性传染病的初期,往往表现为类似感冒的症状,临床应特别注意鉴别,以免延误治疗。
〔病因病机〕
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卫外不固,这是小儿易于感冒的内在因素,小儿对自然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低,又不知自行调摄,尤其在乍寒乍暖气候骤变之时,保育调摄稍有不慎,则易于为六淫邪气侵袭,这是感冒发生的外在因素。六淫之邪,尤以风邪最易伤人,也可兼寒、兼热、兼暑为患,病邪无论从皮毛外袭,还是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卫表调节失司,因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流涕等症。
(一)感冒挟痰 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以后,卫阳被遏,肺气失宣,津液凝聚成痰,痰阻气道,而见咳嗽加剧,喉中痰鸣,甚则可见呼吸气促,鼻煽胸高,颜面指甲青紫等危证。
(二)感冒挟滞 小儿脾常不足,加之乳儿饮食不会自节,每致乳食停滞不化,再感外邪,便可导致运化功能失常,中焦滞阻,而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中焦不行,升降失职,则见呕吐酸腐,泄泻酸臭。
(三)感冒挟惊 小儿脏腑,神气怯弱,故感邪则易热郁化火,内扰神明,引动肝风,出现精神不振,睡卧不宁,烦躁惊恐,甚则壮热、昏迷、抽搐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有受凉伤风的病史。
2.多在气候骤变之时,或有时行感冒流行的时发病。
3.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肺卫症状。
4.年长儿可自诉头痛恶风,或恶寒身痛。
5.常伴有咽喉红肿疼痛等症。
6.兼有挟痰、或挟滞、挟惊的症状,本病的辨证,尤应注意汗之有无,涕之清浊,痰之稠稀以及舌象的变化。一般而言,无汗、涕清、痰稀、苔白薄者为风寒;有汗、涕浊、痰稠、苔薄黄为风热。辨发热,不可因热势高张概作热证,要知寒郁愈重,表闭愈甚,热不得越,则发热愈高。
(二)论治要点
本病的治疗,重在解表。但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辛散发表时,要注意不可发散太过,而损伤小儿的阴津和阳气,以免发生变证或不易恢复;对于寒郁热伏,表里错杂之证,应据辨证予以寒温并用,表里双解,此时若单用辛凉,往往汗出不透;单用辛温,又往往汗出而热不解;素体虚弱的患儿,更不宜过于发表,应用和解之法。因此,治疗小儿感冒,在使用汗法的基础上,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配合清法、消法,或和法等。对兼挟的病证,应辅以清里、化痰、消导、镇惊等法。
(三)常见证治
1.风寒感冒:
证候:发热轻,恶寒重,畏寒踡卧,喜偎母怀,无汗或汗出不畅,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声重,有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方例:荆防败毒散。
若头痛重者,加白芷,疏风止痛;呕吐者,加半夏,竹茹降逆止呕;痰多加白前、白芥子清肺化痰。
2.风热感冒:
证候: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咽喉红肿,口渴喜饮,烦躁不安,或困倦嗜睡,或咳嗽痰黄稠,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赤。
治法:辛凉解表,疏散风热。
方例:银翘散。
若咳甚痰黄者,加黄芩、桑白皮;痰稠较多者,加瓜蒌壳、贝母,口干渴甚者,加石膏、天花粉;便秘苔黄而厚者,加瓜蒌霜、枳实,有汗者去豆豉。
3.伤暑感冒:
证候:发热汗出,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咳嗽不甚,舌质红,苔白腻,脉数。
治法:清暑解表。
方例: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
若热甚心烦,加黄连、竹茹、芦根清热除烦;湿甚者,加鲜荷梗、荷叶、藿香、佩兰、西瓜翠衣清暑利湿。
4.感冒兼挟证:
(1)感冒挟滞:证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小便短赤,舌苔微腻,脉象滑。此则,可在解表药中选加消食之品,如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莱菔子等。或用大山楂丸。若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壮热口渴,苔糙黄垢则郁滞化热,可加大黄、枳实等清热导滞,通下泄热。
(2)感冒挟痰:证见咳嗽频作,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苔黄腻,脉浮滑。此则加用化痰降逆之品,如杏仁、瓜蒌壳、贝母、蛤粉等。
(3)感冒挟惊:证见睡卧不宁,惊惕啼叫,甚者出现惊厥,舌尖红,脉弦。此则可在解表药中,佐以安神镇惊之品,如蝉衣、钩藤、僵蚕等。
(四)临证权变
小儿感冒之病情,若进一步发展,热邪壅肺,而出现呼吸不利,鼻煽胸高,壮热口渴等喘嗽之证,治当宣肺平喘,宜用麻杏甘石汤。或因吐泻不已、日久不愈而成津伤液脱的危重证候,如精神萎靡,皮肤干燥,泻下黄水,眼眶及前囟凹陷,口渴引饮,唇红舌绛无津,治当清热敛阴,宜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调护〕
1.注意时令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避免冷暖失调。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多吃水果及蔬菜。
3.感冒流行期间,避免外出,以防传染。
4.室内要空气清新,常通风换气,但又切忌汗出当风,以致重感。
5.重证患儿,要卧床休息。
〔应用例案〕
宋某某,男,1岁。感冒风寒,发热咳嗽。一医投桑菊饮,数服而热不退,反增鼻干无涕,口渴欲饮,咳嗽哮喘,喉中痰鸣。更医,断为肺热不清,痰火内炽,拟用西洋参,麦冬、桑白皮、瓜蒌仁、沙参等味,约进一服,顿时鼻翼扇动,喘促更甚,合目昏睡,身热增高,始来就治。
诊视虎口青滞达三关,舌质干而苔薄白。据此,诊断为感冒风寒之邪未解,复被寒凉之药所伏,邪遏于肺,肺气壅闭,阻碍清肃之气机。法应辛苦温散,宣肺化痰,肺气内宣,肌腠外解。
炙麻黄2克 北细辛1克 苦杏仁3克 云茯苓3克 胆南星2克 苦桔梗2克 信前胡2克 炒枳壳2克 橘红络各2克 莱菔子(炒)2克 九节菖蒲1克 生姜汁(分冲)5滴
复诊:喂药后,喘促缓解,咳痰稍活,肺气略见清利。原方去麻黄,加荆芥穗3克再服。
三诊:据诉,患儿晨间喷嚏二次,鼻流清涕,胸背潮润有汗,咳嗽痰易,肺气宣利,复去姜、辛,加薄荷叶2克,数服而愈。《李聪甫医案》
按:小儿风寒感冒,表邪未解,误用寒凉之剂,闭表迫肺。风邪闭甚,则以荆、防、薄荷宣肺疏风;寒邪闭甚,则以麻黄、苏叶温肺散寒。小儿风寒感冒,伤风为轻,伤寒为重,不在以有汗无汗之辨,而在以风寒闭肺轻重之辨。本例乃寒邪闭表,身热无汗,鼻扇喘促,其显著特征是指纹青滞,舌上苔白,如果寒闭之甚,身虽发热,尚有目合唇青,指尖发凉可验,不能一见高热而误用寒凉。
〔简便验方〕
1.生姜5〜10克,红糖适量,水煎或开水泡服。(王伯岳主编《中医儿科学》)
2.豆豉15克,葱白3寸,生姜3片,水煎热服,避风取暖使微汗。(同上)
〔文献摘录〕
《幼科释谜》“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虚邪贼风,卫阳受损”。
《幼科全书》:“凡伤风发热,其证汗出身热,呵欠面赤,目涩多种,恶风喘气。此因解脱受风所致,宜疏风解肌退热。如伤风发热,又吐又泻者,不可发散,此脾家虚怯也,以五苓散吞理中汤最效。凡伤风发热,多得于夏,其证身热自汗,作渴昏睡,手足俱热,此因天气已热,包裹太厚,重受其热也,先用白虎汤,调益元散以解其热,次服调元生脉散以补元气”。
《婴童百问》:“……然肺主气,应于皮毛,肺为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微者咳嗽,重者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