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黄水疮

黄水疮

黄水疮又名“滴脓庖”、“黄水粘疮”、“脓窝疮”,是以皮肤流黄水为主症的一种皮肤疾病。临床以头面、四肢发生绿豆或黄豆大脓泡,溃后流出黄水,浸淫成片,瘙痒不已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秋季节,以1〜5岁的儿童最为常见,且具有传染性。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可分湿热薰蒸、脾虚湿蕴两类。

(一)湿热薰蒸 夏秋暑湿邪毒入侵,蕴于肌腠,气机不畅,疏泄失职,薰蒸皮肤,则可发生黄水疮。

(二)脾虚湿蕴 婴儿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致湿邪阻滞、气机不畅,泛溢于皮肤,亦可形成本病。

〔辨证论治〕

(―)辨证要领

1.多有与黄水疮患儿的接触史;有传染性。

2.多发于夏秋季节;以1〜5岁的儿童最为常见。

3.初起为散在性水庖,绿豆或黄豆大小,迅速变为脓庖,自觉瘙痒。

本病可根据脓疮的多少、色泽及伴随症状辨明虚实:脓疮密集、色黄、周围有红晕,伴见发热、口干为实;脓疮稀疏,色淡白或淡黄,周围红晕不显,伴见面色㿠白,纳少口不干为虚。

本病应与湿疹相鉴别:湿疹为皮肤表面出现细粒红疹,以面部多见,常呈对称性,病久皮肤增厚,无传染性,反复发作,病多缠绵难愈。

(二)论治要点

本病依发病原因分湿热薰蒸和脾虚湿蕴两类,前者宜清热解毒,化湿止痒,后者宜益气健脾,渗湿解毒。临床以湿热薰蒸最为常见。本病治疗的关键是要配合使用外治之法,如蛤粉散外搽,局部糜烂者,用青黛散油外涂。此外,在治疗中,应分清湿热孰多孰少,脾虚湿蕴孰轻孰重,则疗效会更佳。

(三)常见证治

1.湿热薰蒸:

证候:脓疮较密集,色黄,周围有红晕,破后糜烂面鲜红,伴发热口干,尿少且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止痒。

方例:黄连解毒汤加土茯苓、白藓皮、蒲公英、川萆薢。

2.脾虚湿蕴:

证候:脓疮稀疏,色淡白或淡黄,周围红晕不显,破后糜烂面淡红不鲜,伴面色㿠白,纳少,口不干,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益气健脾,渗湿解毒。

方例:参苓白术散去大枣,加土茯苓、白藓皮。

(四)临证权变

若黄水浸淫不绝者,可另用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各30克水煎,湿敷患处;若见发热、面目四肢浮肿,恶风,小便不利,宜内服疏风宣肺利湿汤(防风、苏叶、荆芥、蝉蜕、桑白皮、车前子、地肤子、黄柏)。

〔调护〕

1.对患儿要及早发现,隔离治疗。

2.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3.忌食辛辣、鱼、虾、鸡、南瓜等食物。

〔应用例案〕

张某某,女,9岁。1978年8月6日,其父携女登门就医。证见头面部及下颏处生疮,状如粟粒而淌黄水,干燥结痂处呈黄色,身微热,舌质赤,苔白略腻,脉滑数。投予清热解毒、祛风胜湿的升麻消毒饮3剂,外擦黄柏散(黄柏末、炒地榆末各15克,雄黄粉6克,混匀外撒或香油调匀外涂),5日后痊愈。(《幼科条辨•黄水疮》)

按:黄水疮有虚有实,虚者宜补,实者宜清,此证 “干燥结痂处呈黄色,身微热,舌质赤”,乃一派实热之象,故用《医宗金鉴》升麻消毒饮、消毒饮清热解毒、祛风胜湿,而且又用黄柏散外搽,内外兼治,故见效甚速。

〔简便验方〕

1.露蜂房一个,白矾3克。将白矾装入蜂房内,用火烤至白矾变成枯矾为止,共研细末,香油调敷患处。(《实用中医儿科学•黄水疮》)

2.青黛散:青黛、黄柏各60克,石膏、滑石各120克,各研细末,调匀。干掺或麻油调敷患处。(《外科学•脓疱疮》)

〔文献摘录〕

《外科正宗•黄水疮》:“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色,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此因日晒风吹、暴感湿热;或因内餐湿热之物,风动火生者有之”。

《保婴撮要•黄水粘疮》:“小儿黄水粘疮,属肝脾二经,风热积热所致。邪在表而痒痛者,轻则犀角消毒散,重则连翘防风汤;邪在内而大便秘者,轻则九味解毒散,重则大连翘饮”。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