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 附:肠伤寒
湿温附:肠伤寒
湿温是由于感受湿热邪毒所致的一种外感热病。临床以发病缓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明显为其特征。本病好发于长夏或初秋季节,此时气候潮湿,天暑下逼,地气上蒸,内外合邪,湿热蕴酿。“阳常有余”,感受湿邪则多从热化;兼之“脾常不足”,运化无力,更易为湿邪所困,故小儿最易受病。
〔病因病机〕
小儿湿温,多由外感湿邪而伤肺,内伤饮食而损脾。湿能生热,热亦能生湿,而湿气秽浊粘滞,一旦发病则缠绵难愈,且因患儿体质而变化,如阳虚湿重者,辄从寒化而为寒湿;阴虚火旺,或阳气素盛者,多从火化而为湿热,湿邪化热而成为湿温。故湿温虽是一种复杂的病证,而其变化之根机,则在脾胃。夏秋之际,湿热气盛,若调养不当,贪凉居湿,恣食瓜果,既易感受外邪,又易产生内热,湿热蕴酿,变生诸证。
(一)初期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邪在上焦,卫分受病,湿邪阻遏阳气则恶寒,湿热交蒸则发热,或兼及气分,可见壮热口渴,汗出不透,口粘苔滑,脉濡数等。若邪盛正虚,正不胜邪,逆传心包,蒙闭心窍,可见神昏谵语,疹色红赤等。
(二)中期 湿热之邪,顺传脾胃,中焦受病,以气分证候为主。脾失运化,湿热蕴酿,可致成诸多变证:湿热之邪弥漫三焦,则寒热痞痛,呕逆泻泄;湿热结聚中脘,则胃脘胀满疼痛;湿热下注则小便不利;湿痰射肺则烦热喘咳;邪伏膜原,病在半表半里,则往来寒热,胸脘痞闷;热结阳明,津液灼伤,则痞、满、燥、坚诸证悉见。
(三)末期 邪传肝肾,津液亏耗,气血两伤,证见舌质红绛,咸光绛无苔;热邪留恋,夜热无汗,口干不饮,脉象细数。湿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故湿邪留恋日久,亦可转化为寒湿,证见纳呆便溏,头昏重痛,肢体肌肉酸痛,苔白滑腻,脉象濡缓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本病多发生于夏秋之交,由湿热郁蒸而成。当辨湿之与热孰重孰轻。
(1)湿重于热,证见恶寒不甚,身热不扬,汗出不退,口渴不饮,呕逆腹胀,手足沉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缓,指纹紫滞。
(2)热重于湿,证见壮热自汗,口渴饮冷,身重胸痞,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洪数,指纹紫色。
2.辨舌苔预测病情进退:湿温初起,舌质多正常,苔薄白或略带滑腻,为病尙轻浅;继而舌质转红,苔转黄滑,或黄厚腻,或灰黄干腻,为病邪深重;反之,苔由黄厚干腻渐退转为薄黄或薄白,邪有去路,为病情好转。此外,舌质光绛起芒刺,为病邪深入,气阴两伤;若后期苔薄如镜,亦为病情深重,系津液亏耗之象。
(二)论治要点
湿温系夏秋之际,内外合邪,湿邪化热酿成,湿性胶滞粘腻,为病缠绵留恋,但清热则湿不退。祛湿则热愈炽,故清热化湿同时并用为本病的治疗大法,意在湿邪既去,热势自化,湿热两分,其病自缓。疾病初起,卫气受病,治宜清化湿热,兼以疏表,其湿重者用三仁汤加减;热重者用甘露消毒丹化裁。卫气不解,传入营血,弥漫三焦,邪陷心包,神昏惊厥者,治宜透营转气,清营凉血,宁神镇惊,方用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安宫牛黄丸等。病至后期,正虚邪实,内闭者开窍,温开法用苏合香丸,凉开法用至宝丹。外脱者固摄,分别选用参附汤、回阳救急汤等。本病一般忌用辛温发汗、通里攻下,滋阴养血诸法。
(三)常见证治
1.邪在卫分:
证候:头痛、微恶寒、身热不扬,沉重乏力,胸脘痞闷,午后身热,面黄不渴,舌质淡苔白微滑腻,脉濡缓,指纹浮红。
治法:
(1)表湿较重者,宜苦温宣化,芳香淡渗。
方例:藿朴夏苓汤。
(2)内蕴湿热,且湿邪为重者,宜辛开芳化,疏利淡渗。
方例:三仁汤。
2.热恋气分
(1)湿邪偏重,邪伏募原。
①湿浊阻遏:
证候:热微寒甚,身热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脉缓,纹紫滞。
治法:疏泄湿浊,透达募原。
方例:雷氏宣透膜原法。
②湿遏热伏:
证候:往来寒热,或寒战热炽,胸胁痞满,呕恶作逆,舌质红,苔白如积粉,脉弦数。
治法:开达募原,化湿透热。
方例:达原饮加减。
(2)湿邪偏重,痰敝心窍。
证候:身热不甚,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化湿清热,豁痰开窍。
方例:菖蒲郁金汤。
(3)热邪偏重,郁发白㾦。
证候:发热身疼,汗出不解,邪郁肌表,发为白㾦,状如水晶,依次见于颈项、胸腹,渐及四肢,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泄湿热,透发肌表。
方例:薏苡竹叶散。
(4)湿热并重,气机壅遏。
证候:潮热倦怠,肢体酸痛,胸脘胀闷,𫫇心呕逆,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灰腻,脉濡数,指纹紫滞。
治法:芳香宣化,清泄通利。
方例:甘露消毒丹。
总之,邪在气分,郁久不解,湿重于热者用三仁汤加减;热重于湿者用甘露消毒丹化裁,应执简驭繁,通权达变,各有侧重。
3.营血分证:
(1)湿热化燥,大便下血。
证候:灼热烦澡,大便色呈暗红或黑色,且多为稀便。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止血。
方例:犀角地黄汤加银花、连翘、地榆炭、茜草炭。
(2)气虚血脱。
证候:颜面苍白,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便血不止,舌质红胖,舌面无苔,脉微细欲绝,指纹淡紫。
治法:益气固脱,养血止血。
方例:四逆加人参汤或黄土汤。
(四)临证权变
热滞阳明,壮热汗出、谵语便秘、腹满硬痛、大渴引饮、舌有芒刺,脉沉实者,宜清热救液,方用仲景竹叶石膏汤加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等;湿热内结,胸痞腹满、大便干结者,应泄热通便,方用小承气汤,“得快利,止后服”;邪陷心包,津液耗伤、神昏痰壅、舌苔干燥、脉象洪数者,宜泻火清心,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兼服局方至宝丹、牛黄清心丸;湿热蕴蒸,外发红疹白㾦、或并发黄疸者,当因势利导,随证处治。
〔调护〕
1.本病病程较长,患儿虽热不甚高,亦应注意卧床休息。如见耳聋重听,护理尤应仔细。
2.患儿应保持身体微微有汗,但须注意不可大汗淋漓。
3.注意颈项胸腹有无白㾦透露,及其色泽、光亮、干枯程度。
4.勿食生冷、硬固食物及甜腻糖类食品。
〔应用例案〕
陈某,湿温逗留日久,湿蒸阳明,微寒里热。脉数濡软,苔白,邪湿日恋,元气日伤,将延入损途。
炒杏仁 赤猪苓 泽泻 生薏仁 通草 广郁金 青蒿 制半夏 广皮 豆卷 蔻仁
复诊:宣泄肺气,表气自通,不表而汗,不透白㾦,肌表之风,太阴之湿,因之外解,然脉仍带数,余烬尙恋,虽得转机,犹不足恃。
制半夏 白蔻仁 赤猪苓 通草 泽泻 光杏仁 生薏仁 炒地骨皮 广皮 蔷薇露一两温冲。
三诊:小溲黄赤,湿热外泄之兆,所以热势得以渐减,药既应手,再为扩充。
制半夏 通草 薏仁 蔻仁 木猪苓 光杏仁 广皮 泽泻 竹茹 地骨皮 蔷薇露一两(《张聿青医案》)
按:本证一连三诊,均以渗利疏导为旨,初以宣化为辅,继以清泄为佐,终收“湿邪既去,热势自孤,湿热两分,病自趋愈”之功,初诊虽已“元气日伤”,但湿温既不同于外感伤寒,又有异于内伤杂病,断不可“培元益气”。温热大家叶天士有言:“温病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正是指的这种情况。
〔文献摘录〕
《医门棒喝》:“湿土之气,同类相启,故湿热之邪,始外受,终归脾胃”。
《湿热病篇》:“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
《医门法律》:“湿温一证,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为湿温,一方受之为疫疠”。
《小儿药证直诀》:“脾主困,脾病,困睡泻泄,不思饮食”。
叶天士:“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湿热相搏,势必孤矣”。
薛生白:“湿热两分,其病自缓”。
吴鞠通:“从清热则湿不退;从祛湿则热愈炽”。
雷少逸:“湿热之病,清利乃解”。
附:肠伤寒
肠伤寒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以长期高热、面色晦暗、神情淡漠、胁下痞块、皮肤红疹、苔白厚腻、脉缓为主要特征。与中医的湿温相类似。好发于夏秋季节。脾胃证候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
小儿伤寒,由于感邪不同和体质差异,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且季节性亦不甚明显。故临床长期高热不退,而又原因不明者,都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本病不可与中医的外感伤寒相混淆。为了临床上便于区别起见,故通常称本病为“肠伤寒”。
(一)初期
本期为疾病初起阶段,为时约一周左右。
证候:微恶风寒,全身不适,头痛头胀,肢体倦怠,沉重疼痛,纳呆神疲,发热渐甚,无汗或少汗,胸腹满闷,口不甚渴,或渴不欲饮,或见咳嗽,呕恶作逆,便秘或溏,舌苔白滑,渐转厚腻,脉象濡缓,指纹紫滞。
治法:芳香化湿,宣表达邪。
方例:表寒较重,恶寒无汗,身疼甚者,用藿香正气散。表证轻微,湿邪偏重,而热尙不盛者,用三仁汤。纳呆腹胀,口中气臭,大便臭秽或挟不消化物者,加神曲、焦山楂、枳壳、炒莱菔子以消食导滞;热象明显,心烦口渴,尿赤苔黄,汗出热增者,加连翘、银花、知母、黄芩、栀子、木通等以清化疏利;头昏目胀,耳聋耳闭者加菖蒲、郁金、蔓京子、薄荷叶等开闭通窍;肢体不舒、挛急痠痛者,加僵蚕、地龙、粉葛根、纹秦艽等通经络、利经气;神志朦胧,时清时昧、烦闷不安、舌苔白腻者,用苏合香丸辛温开窍;若舌苔转黄,神昏惊厥者,加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泄热清心、芳香开窍。
(二)极期
本期为病程中之第二、三周,为时约14天左右。其特点为发热持续不退,中毒症状明显。
1.气分湿热:
证候:高热,稽留不退、汗出后热稍缓,旋即复升,面色晦暗、汗出粘滞、红疹白㾦,神情呆滞,脘腹胀闷,𫫇心呕吐,口渴纳呆,饮水不多,小便色黄而混浊,大便或秘,或溏泻臭秽,舌苔黄厚腻,脉濡数有力。
治法:清化湿热,疏利三焦。
方例:连朴饮合苍术白虎汤。
若湿象较重,脘腹胀满、身重不渴、舌苔滑腻者,重用苍术、厚朴、并可加藿香、佩兰、草果等芳香化湿之品。若热象较著,高热烦渴、舌红苔黄者,重用石膏、知母、山栀、黄连,并可加黄芩、滑石,以加强清利疏化之力。若皮肤白㾦较多,是湿热内蕴较甚,外发皮肤,可加苡仁、竹叶以增强清利透达;若湿热交结肠胃,腑气闭塞,胸腹胀痛拒按,大便不通,舌苔黄厚而糙,甚则躁扰不安,当予开结通下,如小承气汤之类。但应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量。若湿热壅盛,上扰神明,神昏谵语者,可加犀角、郁金、菖蒲、连翘等,或加服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若热甚生风,肝风内动,手足抽搐,肢体强直者可加羚羊角、钩藤、僵蚕之类;若湿热内蕴,肠络灼伤,大便下血者,可用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银花炭、侧柏炭、地榆炭、槐花等。
2.热入营血:
证候:髙热烦躁,神昏谵语,夜间犹甚,或口噤直视,四肢瘈疭,或循衣摸床,惊惕不安,或便血衄血,皮肤发斑,舌质红绛,或有黄苔,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清营透热,凉血解毒。
方例: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
3.气血两脱:
证候:便血不止,腹部胀痛,甚则突然发作腹部剧痛而出现肠道穿孔,继则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精神不振,或烦矂不安,脉微欲绝,舌淡无华。
治法:益气固脱,养血止血。
方例:独参汤、黄土汤、生脉散。
可加阿胶、地榆、乌梅、仙鹤草、山萸肉等养血止血。
以上三方,前二者偏于温阳固脱,养血止血;后着偏于益气育阴,养血止血。
(三)恢复期
本期为病程中第四周之后,其特点为邪衰正虚,余邪未尽。
1.余邪留恋,气阴两伤。
证候:低热起伏,不易退清,虚烦口渴,甚则气弱干呕,神疲易汗,舌淡或淡红,中心黄苔,脉细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兼清余热。
方例:竹叶石膏汤。
若汗多,动则气短,加黄芪、五味子;若湿邪较盛,腹胀苔白,可去石膏、麦冬,加苡仁、砂仁、厚朴、藿香之类;若余邪已尽,气阴两虚,神疲气弱,懒言纳呆,唇齿干燥,舌光剥如镜,脉细弱者,可用生脉散加石斛、莲肉、谷芽等益气养阴,健脾和胃。
2.邪热未清,阴液亏损。
证候:午后潮热,或早退夜热,口干颧红,心烦不寐,或寐则惊惕、多梦不安,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透热。
方例:青蒿鳖甲汤,可加银柴胡、白薇以增强清热育阴之功;加夜交藤、酸枣仁安神镇惊。若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生首乌、郁李仁滋阴液润肠通便。三甲复脉汤,可用于伤寒后期,邪热久羁,灼烁真阴,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者。黄连阿胶汤,可用于伤寒后期阴虚内热,虚烦不得寐者。
3.脾虚气弱,余湿未尽。
证候:面色淡白,肢倦神疲,食纳不思,腹胀便溏,脉濡弱,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红。
治法:健脾祛湿,扶正益气。
方例:参苓白术散。
若脾虚及肾,阳虚湿泛者可加附子、干姜、苍术、桂枝以温阳化湿。
4.胃阴不足,津亏液耗。
证候:口渴喜饮,胃脘嘈杂,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微黄或少苔,脉虚数。
治法:养阴益胃,生津止渴。
方药:养胃汤。
若确认湿邪既尽,而阴虚津亏者,可酌加乌梅、白芍、甘草等酸甘化阴,止渴生津。
〔简便验方〕
1.鸦胆子,装入胶囊,5至15岁每次服0.4克,4小时一次。(王伯岳主编《中医儿科学》)
2.黄连粉,装入胶囊,小儿服1克,4小时一次。(同上)
3.穿心莲30〜60克,水煎服。或晒干研粉,装入胶囊,每服3克,每日4至6次。(同上)
4.葛根,制成淀粉30〜60克,开水调成糊状,加银花炭30〜60克,每次1至2汤匙,一日二次。(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