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火伤
烫火伤
烫火伤又名“烫火疮”,“烫泼火伤”,是由沸水、烈火等作用于小儿肌体,引起小儿皮肉损害的外科疾病。临床以皮肤潮红疼痛,起发水泡,甚则皮塌肉烂为主要特征。本病主要由火热侵害肌体所致。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多由热伤皮肤、热毒炽盛、热伤正气所致。
(一)热伤皮肤 小儿玩耍、劳动不慎,碰翻饭锅或炉火等,致使沸水或烈火烫伤、烧伤皮肤,因小儿皮薄肉嫩,易形成皮肤损伤。
(二)热毒炽盛 若水、火烧烫过甚,或烧烫后治疗不及时,遂热毒之气炽甚,内攻脏腑,则不仅皮肉腐烂,而且会有高热口干等全身症状。
(三)热伤正气 烫伤后期,火热之气耗伤体内阴液和正气,则易形成津亏正虚的证候。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辨别烧伤程度:烫火伤的深浅程度一般分为三度;第一度皮肤发红微肿;第二度皮肤发生水泡;第三度皮肤全部呈灰白或焦黑,甚至累及肌肉或骨骼。
2.分清伤势轻重:轻证,伤区较小、浅在表皮、皮肤潮红疼痛、或渐起水泡、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证,伤区较大、深及肌肉或筋骨、皮塌肉焦、疼痛剧烈、高热烦渴。
3.初期多实证,壮热烦躁,皮伤肉烂,疼痛难忍,苔黄脉数;后期多虚证,伤处腐肉已脱,神疲倦怠,口干脉细数或虚大无力。
(二)论治要点
本病治疗的关键是要以外治法为主,适当配合内治。外治法须据病程而定,初期应清热消肿,中期宜化腐消毒,后期宜收敛生肌。此外,治疗烫伤,切不可用冷水骤淋,凉药外敷,否则,逼热内攻,每致不救。
(三)常见证治
1.热伤皮肤:
证候:皮肤潮红疼痛,或逐渐起发水泡,若脱去表皮,则露出红肉,舌红,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例:大黄麻油糊。
若燎泡破,则外撒三号药粉,再喷一号药液。
2.热毒炽盛:
证候:皮塌肉烂,或皮焦肉捲,流水溢脓,疼痛剧烈,伴高热神昏,口渴饮水,舌红绛,脉数。
治法:泻火解毒,祛腐润肤。
方例:黄连解毒汤、银花甘草汤、犀角地黄汤三方合用内服;生肌玉红膏外敷。
3.热伤气阴:
证候:烫伤后期,热毒渐退,新肉生长缓慢,皮不易结,口干盗汗,神疲不思食,舌红,脉细数。
治法:补气益血,养阴增液。
方例:八珍汤合增液汤。
(四)临证权变
热毒内传则可伤及不同的脏腑,而出现多种兼证,当以清热解毒为主治之;若兼见神昏谵语者,为热毒传心,宜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兼见气促者,为热毒传肺,宜加石膏、桑白皮、天竺黄;兼见头摇筋挛者,为热毒传肝,宜加羚羊角、钩藤、生石决;兼见腹胀便结者,为热毒传脾,宜加枳实、大黄;兼见尿闭浮肿者,为热毒传肾,宜加猪苓、白茅根、淡竹叶。此外,小儿为纯阳之体,若大面积烧烫,邪毒内陷,每致津液大伤,甚至亡阴气脱,此时,宜急用生脉散合增液汤养阴益气固脱。
〔调护〕
1.教育小孩不要玩火,开水、热汤要放好,以免烫伤小孩。
2.对患部的换药要轻捷,减少患儿痛苦。
〔应用例案〕
一小儿火伤足胫,专用败毒之剂,脓水淋漓,日晡肿胀,此脾虚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汤及八珍汤而愈。(《保婴撮要•汤火疮》)
按:小儿脾胃多虚弱,因此,即使火灼汤伤,亦不可过用寒凉,本例小儿火伤后,“专用败毒之剂”,致“脓水淋漓,日晡肿胀”,此乃寒凉伤脾,脾虚下陷,故用补中益气汤及八珍汤补气益脾,升提中气而愈。
〔简便验方〕
1.凡汤火伤烂,皮已脱去,或臭烂不堪,诸药不治者,用猪毛一篮,以铁锅洗净,炭火烧红,入猪毛在内煅之,少时猪毛消化而成黑液,取起冷定,略加大黄数钱,共研细末,再加冰片一分研匀,香油、茶油、蜡烛油,俱可调搽。(《幼幼集成•汤火简方》)
2.—度烫伤,焮红剧痛,即时涂以15%的酒精,能散热止痛。
3.烫伤初期,皮肤红肿疼痛,渐起水泡,地榆、大黄等分研末,麻油调敷。(《中医外科学》)
4.将角子灰分解后加入桐油适量,调成糊状名玉糊膏,外搽局部。
5.烫伤愈后,形成瘢痕,干硬而痒,用山豆根粉、桑叶粉各10克,加麻油100毫升调膏外敷,可软化瘢痕。(《幼科条辨》)
〔文献摘录〕
《千金要方•火疮》:“凡火烧损,慎以冷水洗之。火疮得冷,热气更深转入骨,坏人筋骨,难差”。
《洞天奥旨》:“火烧疮遍身烧如黑色者难救,或烧轻而不致身黑者犹可疗也。然而皮焦肉捲,疼痛难熬,有百计千方用之而不验者,以火毒内攻,而治之不得法也。故治火烧之重症,必须内外同治,则火毒易解也”。